1.“两桶油”上半年合计亏损超500亿 哪些板块亏最多?

2.保罗·盖帝的首富之路

3.原油大跌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4.油价和美债下跌,资金或将流入中国,油价下跌是好是坏?

5.油价,股价,金价的关系

6.从美国过去60年经济和货币发展,带来的思考和转机?

“两桶油”上半年合计亏损超500亿 哪些板块亏最多?

美国大萧条饿死人了吗_美国大萧条油价多少

随着中石化发布2020年半年报,“三桶油”年中成绩单已悉数披露。

今年上半年,“三桶油”成绩单不容乐观:中石油、中石化合计亏损超过500亿元,中海油实现净利润103.83亿元,但业绩相比于去年同期也大幅下跌。

贝壳 财经 记者梳理发现,提及业绩下滑,“三桶油”给出的原因趋于一致:受疫情影响,全球市场萎缩,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

受此影响,“三桶油”亏损板块各不相同,中石化炼油事业部亏损超过300亿元,炼油毛利为人民币-13元/吨。中石油亏损最严重的是销售板块,亏损额度过百亿,公司称这是受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下降、库存减利等因素影响。

“三家公司侧重不同、资源配置不同,多方面因素导致了盈利、亏损板块不一的情况”,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告诉贝壳 财经 记者,中石油在国内油田资源较多,我国每年2亿吨左右原油产量,大部分都由中石油产出。

韩晓平向记者表示,相比之下,中石化有更多进口油,由于中石化“出海”较晚,掌握的油田开采价格不如西方油企那么低,多种因素导致中石化更容易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油价上行时中石化炼油板块盈利更多,油价下行时中石化炼油板块亏损更多。

此外,韩晓平还指出,中石油与中石化都承担了较多的保供任务,受到目前国际形势影响,我国对原油储备量有一定要求,部分西方私营油企可以在油价下行时减少生产,但是中石化炼油毛利为负,也要承担部分保供任务。而中海油在管理效益、资源配置、员工数量等多方面与中石油、中石化有一定差异,也导致了经营效益不同。

对于今年下半年的形势,韩晓平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原油价格如果回暖,“三桶油”面临的局势将有所缓和,不过目前西方疫情尚未解除危机,下半年油价走势尚有待观测。

油价下跌 三桶油直呼局面艰难“前所未有”

刚刚发布半年报的中石化表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同比降低31.3%,主要归因于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影响,公司主要产品经营量和实现价格同比下降。

此外,2020年上半年,中石化经营亏损为215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706亿元。主要归因于受疫情和油价暴跌的双重影响,公司原油加工量、化工产品和成品油经营量下降,主要产品价格下跌,库存损失较大,毛利大幅收窄。

中石化称,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上半年,普氏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为40.07美元/桶,同比下降39.2%,成品油需求锐减,石化产品需求增速下降,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

中石油也表示,2020年上半年,疫情蔓延导致世界石油需求 历史 性下降,全球石油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国际油价深度下跌。此间,“减产联盟”减产谈判破裂并发起价格战, 随后又达成史上最大规模减产协议,对国际油价走势带来重要影响。

中石油表示,受宏观经济及疫情影响,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宽松局面进一步加剧,国际原油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国内油气需求严重萎缩的不利影响,本集团生产经营 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中海油则直接将国际油价的此轮波动称为“断崖式下跌”。中海油表示,刚刚过去的上半年极不寻常 、极不平凡 ,我们经历了百年以来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和“大萧条”以来未曾遇到的全球经济衰退,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使全球油气行业陷入低迷 。低油价 叠加新冠肺炎疫情 ,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影响 ,公司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异常严峻复杂。

中石化:炼油事业部亏300亿 毛利为负

如果从利润来看,中石化五大板块中有多个板块出现亏损,其中,炼油事业部亏损最为明显,达到316.89亿元。

对于亏损最为明显的炼油事业部,中石化表示,炼油事业部业务包括从第三方及勘探及开发事业部购入原油,并将原 油加工成石油产品,汽油、柴油、煤油内部销售给营销及分销事业部,部分 化工原料油内部销售给化工事业部,其他精炼石油产品由炼油事业部外销 给国内外客户。

炼油事业部的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等,其中煤油今年销售量下降最大。2020年上半年煤油销售收入为244亿元,同比下降50.7%,占该事业部经营收入的5.6%,主要归因于受疫情影响,航煤需求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石化炼油毛利为人民币-13元/吨,同比减少人民币395元/吨。 主要归因于疫情影响,石油石化需求降低,毛利水平大幅收窄,同时,在原 油价格下跌过程中,原料及产成品库存损失较大。

勘探及开发事业部的亏损情况仅仅优于炼油事业部,亏损60.02亿元。

中石化表示,勘探及开发事业部生产的绝大部分原油及少量天然气用于本公司炼油、化工业务,绝大部分天然气及少部分原油外销其他客户。

2020年上半年勘探及开发事业部经营收入为人民币789亿元,同比降低24.0%,主 要归因于原油、天然气、LNG销售价格同比降低。2020年上半年勘探及开发事业部经营亏损为人民币60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22 亿元,主要归因于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影响,二季度该事业部经营亏损人民币75亿元。

从营业收入来看,中石化五大板块营收全部下滑,其中,下滑最为明显的是化工事业部、本部及其他。

化工事业部在2020年上半年实现1721.99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3.9%,本部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4846.25亿元,同比下滑37.1%。

中石化介绍,化工事业部业务包括从炼油事业部和第三方采购石油产品作为原料, 生产、营销及分销石化和无机化工产品。

2020年上半年该事业部经营收入同比降低,主要归因于经营量下降,以及产品价格下跌。2020 年上半年,该事业部经营收益降低 73.1%,主要归因于受疫情影响,化工产品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化工业务毛利下降。

中石油销售板块巨亏 中海油公司业务亏损

与中石化不同,中石油的销售板块亏损最为严重。

中石油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销售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492.03亿元,比2019 年上半年的9826.56亿元下降23.8%,主要由于国内成品油销量减少、价格下降。

受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下降、库存减利等因素影响,2020年上半年,销售板块经营亏损128.92亿元,比2019年上半年的经营利润4.94亿元减少133.86亿元。

除了销售板块之外,中石化第二亏损严重的板块也是炼油与化工板块。

2020年上半年,中石油炼油与化工板块营业收入为3698.11亿元,比2019年上半年的4863.66亿元下降24.0%,主要由于汽油、柴油、煤油等炼化产品销量减少、价格下降。

受国内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库存减利等因素影响,2020年上半年,炼油与化工板块经营亏损105.40亿元,比2019年上半年的经营利润63.70亿元减少169.10亿元。

中海油半年报则介绍,集团于全球范围内从事上游石油业务 ,包括常规油气业务 、页岩油气业务 、油砂业务和其他非常规油气业务。集团通过三个运营分部披露其主要业务 ,包括勘探及生产、贸易业务和公司业务。

半年报显示,中海油的勘探及生产业务合计收入为679.37亿元,利润为104.85亿元;贸易业务合计收入为64.97亿元,利润为1.92亿元。上述两大板块的收入和利润均下滑。

此外,中海油的公司业务出现亏损,达到3.23亿元。

保罗·盖帝的首富之路

早在1974 年,石油帝国的国王琼·保罗·盖帝所积累的财富,已超过了肯尼迪或洛克菲勒两个家族中的任何一个。

1957年,盖帝的资产就已超过10亿美元。这一年,《命运》杂志列出美国最富有的人名单时,格蒂名列榜首。

作为曾经的世界首富,他是人们关注的目标,直到今天,这种关注依然没有结束,因为,由他创立的盖帝帝国依然还在发展之中。

保罗·格蒂1892年12月15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他的父亲乔治·格蒂原是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名律师,后来又开了一家保险公司,生活相当富裕。保罗是独子。

少年时期的保罗·盖帝是个聪明但不刻苦的小学生,常常惹得老师发脾气。闲暇时间不是沿着肮脏的铁道散步,就是躲在房间里如饥似渴地读书或是写日记。

J.P.Getty是美国一个很有名的人。他做石油生意,24岁就成了百万富翁。他具有冒险精神,有天生的商业头脑,也很有经营眼力。

时值美国经济大萧条,美国石油业自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油价下跌,股票下跌,大多数投资家和石油商纷纷躲避这场灾难。盖帝却仍以其在经济危机中逆流而上的勇气和洞察力,感到上帝赐予他的机会来临了。他果断地调整了他的石油战略。在整个20 年代,他所赚的钱主要是通过钻井和生产石油获得。当时他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因为当时各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高于帐面价值,而购买地皮开采石油则划算得多。进入20 年代末,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股票价值下跌之猛令人目瞪口呆,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大大低于它的实际价值。此时,只消用50%的钱或者更少就可以买到它。盖帝决定冒这个风险。他的信条是众卖我买,众买我卖。事实证明盖帝这次的决策是正确的。他30 年代初期购买的大量股票在30 年代中期猛烈升值,使得他的财富增长了几倍。

但最初他的战略的实施并不顺利。首先是他的母亲萨拉反对他在股票崩溃之时购买那些一直向下滑落的股票。尽管如此,他还是耐心说服了公司的董事,开始购买加利福尼亚两家石油公司的股票。当他购买了300 万美元的股票后,继续下跌的股市使他损失了100 万美元。这次挫折对盖帝的胆魄、毅力是一次严重的考验。对盖帝来说,收购大量的股票不仅是想赚大钱,也是在实现他建筑盖帝石油帝国的宏伟计划。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攫取加利福尼亚十大石油生产公司之一的太平洋西方公司的控制权。盖帝认为它是个便宜货,因为它的股票价格从他最初开始购买的17 美元跌到了3 美元。而太平洋西方公司股票的帐面价值为15 美元一股,就它的石油储量看又远远超出15 美元一股。1931 年底,盖帝终于获得了太平洋西方公司的控制权,而他个人的全部存款也花得一个子不剩。他接手新公司之后,马上把所有雇员统统解雇,然后再以较低的薪金把他们雇回来。

第二个目标是一个比太平洋西方公司大得多的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拥有2 亿美元资产和1233 个加油站的海滨联合石油公司。在股票狂跌的风潮中,它的股票价格下跌了90%,每股售价不到3 美元。盖帝毫不犹豫地在1932年1 月将乔治·盖帝公司的一块宝贵的地皮卖掉,用卖地得到的450 万美元现款准备收购海滨公司的股份。他选择了金融史上一个巧妙的时机开始他的行动。3 月12 日,瑞典火柴大王伊瓦尔·克罗伊格在巴黎一家饭店自杀,两天之后,伊士曼·柯达公司的乔治·伊士曼也在罗彻斯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股票市场一片混乱。3 月15 日,盖帝以每股2.5 美元的价格一次买下了12000股。到3 月底,他已经用37232.50 美元买下了15000 股。

在整个30 年代,盖帝活跃在股票市场,竭尽全力揽集股份。他想获得海滨公司控制权的企图遭到了反击,但这并未丝毫削弱他的进攻意志。他向拥有海滨公司股权的使命公司发起了攻势,在1935 年——1936 年的两年时间里,他获得了使命公司40%的股份。继而增到45%,加上太平洋西方公司在海滨公司的股份,盖帝如今拥有了海滨公司20%的股票权。1934 年至1936年汽车数量的增加使得石油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而盖帝购得的股票价值也翻跟头似地上涨。1932 年他购买的海滨公司的股票每股仅2.5 美元,到了1936年涨到每股20 美元。1935 年他以每股10 美元多一点购得的使命公司股票,到1936 年上升到每股29.50 美元。盖帝的衣袋装得满满的。盖帝一直梦想扩展他的石油帝国的版图。早在1932 年,他就企图插足中东,在伊拉克的底格里斯以西获得一块租借地。这个计划虽然得到美国的支持,却终于未能实现。这块肥肉落入了实力雄厚的英国石油发展公司之口。

对此盖帝一直耿耿于怀。他始终觊觎中东这块浸透了黑色液体的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终于熄灭之后,盖帝不失时机地把脚迈进了中东。当时中东的石油生产格局已经确定,由英国石油公司等7家大公司控制着波斯湾全部石油生产的80%以上,并支配着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结构。这7家石油公司号称“7姐妹”,而这7姐妹是绝不希望凭空再冒出一个新妹妹。

但盖帝决心不放过这次在中东获得立足的机会。他把注意力坚定不移地集中在一个被大石油公司所忽略的稍小的地区,即所谓的“中立区”。这是一块楔形的沙漠地带,面积为2200 平方英里,北接科威特,东临波斯湾,南邻沙特阿拉伯,尽管这块没人居住只有黄沙飞扬的地方一片荒凉,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却为它的主权争吵了几个世纪。最后以“中立区”的方式结束争吵。就是说谁也不是它的主人。但妥协方案规定两国均享有它的矿藏主权。盖帝为了获得开采权,同意立即付给沙特阿拉伯国王950 万美元的巨款。此外,即便没有发现石油,他每年也至少要付给沙特人100 万美元。令石油业目瞪口呆的是他答应每生产一桶石油付给沙特人高达55 美分的开采税。

1948 年12 月31 日,沙特人宣布盖帝获得了开采特许权。同时他也有十足的耐心等待中立区的好消息。1950 年,中立区的开采没有结果。1951 年,没有结果、1952 年,没有结果。在经历了4 年的挫折后,成功突然降临了。1953 年2 月10 日盖帝终于发现了石油。中立区石油的发现马上对太平洋西方公司的股票产生了影响。在1953年3 月一个月内,它的股票由每股23.75 美元翻到47.75 美元,使盖帝的财富成倍地增长。

为了打破“7 姐妹”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垄断,他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他加快了控制海滨石油公司的步子,因为他要使用海滨石油公司的贷款。目下他的石油帝国里,由他控制的太平洋西方公司的贷款权又胶着于中立区的开发上,于是他设法让他控制的另一个公司使命公司,向银行借了1400 万美元去购买海滨公司的股份。他终于以51%的股权夺取了海滨公司的控制权。于是,巨额的投资行动开始了。他投资2 亿美元,在美国东海岸建了一个新炼油厂。他还将投资6000万美元,用以翻修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旧炼油厂。他还准备以1 亿2 千万美元的成本,使海滨公司的加油站的数量翻一番。他还将花2 亿零7 百万美元建造第一艘超级油轮,将原油运到欧洲、美国和日本。

盖帝精明地发现中立区最有价值的资产是浅井里的,阿米诺伊尔不愿生产的“废油”。这种油的质量远远低于深层油砂层的油,但储量远比后者大,可以使他发一笔大财。他尽量压缩生产成本,使这种油在市场上以1美元一桶出售,而每桶油送运之前的成本为75 美分。盖帝获得的丰厚利润令竞争对手十分佩服。

盖帝对自己所有的油井的详细情况了如指掌。这一点就连他他的敌人也不得不赞扬:他可以告诉你每一口井的情况——它坐落在什么地方,钻探的成本是多少,每天的产量如何。有时盖帝会搞点小小的花招检查一下他的石油工程师。他改动有关油井的某些数据,看工程师们能否发现。

盖帝很谨慎地花他的钱。他把企业管理费用保持在最低水平,从不允许中立区的雇员超过700 人。他把中立区的每一口油井都当做一个单独企业,把费用分配到每台油井。在很短时间内,他就收回了在“中立区”所花的每一元钱。

70 年代初,阿拉伯国家将石油价格翻了两番,从每桶3 美元提高到12美元。盖帝也变得更加富有了。

1976 年6 月6 日凌晨,盖帝停止了呼吸。

据当时《纽约时报》报道:琼·保罗·盖帝逝世时留下总共价值约20多亿美元的财富。

原油大跌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原油是世界工业的血液,所以它出现大跌贬值的话,这对于经济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那么原油大跌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呢?它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对此,请往下看。

原油大跌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原油大跌对经济的影响有两个方面,正面影响有社会通胀程度降低,油价下跌降低了消费成本,而消费反哺经济增长,另外服装行业也会因为原油大跌而材料支出减少。负面影响有美国页岩气企业债务危机爆发,新能源行业将面临着挑战,行业经济萎靡程度加大,通缩格局可能会形成。

对于全世界来说,原油大跌是利好石油消费国而利空石油生产国,但是当石油生产国因为原油大跌而缺少收入后,它们自身的问题又会影响到世界经济。例如原油持续大跌的话,沙特和美国的购买力是无法得到释放的,即它们的经济将陷入低迷。而它们经济低迷的话又会导致我国的外贸企业受损,相关行业无法获得收入。

就这样,反复恶性循环后,整个世界将逐步进入大萧条阶段。

油价和美债下跌,资金或将流入中国,油价下跌是好是坏?

如果将眼光放眼全世界的话,这种油价下跌的情况是不好的,因为这很有可能导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会有更多的人失业,失业就意味着美国会有更多的负担。或许会是一种机会,因为油价和美债下跌,因为这种下跌行为而产生的资金或许会流入中国,这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市场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

油价下跌的影响,全球股市连环下跌,非常残忍。美股更是触发了熔断机制,一路断崖式下跌,在美国相关部门的调控下才恢复正常。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全球经济本身就承受着巨大的下行压力,石油价格降低等于又加重了原本疫情带来的压力。因为油价暴跌这个现象,反映了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预期是正确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后对于石油的需求会下降,并且油价的暴跌给各大油企以及一些产油国的财政以及经济带来暴击。美股的暴跌和石油暴跌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还有石油巨头们发行的大量高收益债券也会被抛售,这就引起了美国债券市场非常大的震荡。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页岩油公司凭借高利率发行了大量的债券,石油价格战打起来的话,这些公司的资金链可能就会崩塌,还不起这些债了。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中国正在启用新基建稳经济的政策,油价的下跌对中国油服企业的冲击也不会太大。并且反而很有可能中国的经济能够率先从疫情所带来的油价和美债下跌的危机中走出来,并且提振中国石油市场的信心。不管怎么样,将眼光放得长远些,不要只局限于一个国家来看的话,这场危机久而久之对任何人都不会有好处,所以尽快控制市场,恢复正常价格才是正确的做法。

油价,股价,金价的关系

一般来说石油和黄金价格走势大致相同,股市则和它们相反。石油和黄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商品,分别代表能源和财富,在国际市场上以美元来代表其价值。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意味着能源供给的不足,因为地球资源的稀缺性,必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冲击,使股市下跌。撤出股市或期市的资金会流进有着真正保值增值意义的黄金市场,造成黄金上涨。

另一方面,石油和黄金同以美元显示价值,油价上涨是美元贬值的象征,黄金同样会因为美元贬值显得更加贵重。当然也有例外,如经济大萧条时期,出于对能源需求的减少,原油价值可能会跟随股市下跌,反之亦然。但黄金走势和股市相反的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从美国过去60年经济和货币发展,带来的思考和转机?

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生及民权的施政纲领。他任期内的第一个年度预算就导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非战争、非经济衰退引起的财政赤字。1963年财政赤字将达70亿美元,而黄金储备却降到了1939年以来的最低点。1963年11月,肯尼迪被暗杀。副总统约翰逊成功就任

约翰逊继承了肯尼迪的政治遗产提出了“伟大的社会”计划,1965年到1969年,联邦支出总共增加55%,每年增加11%,而此之前三年每年开支增加只有2%。联邦财政赤字迅速上升,此外,还有一项开支也在大幅度扩张,那就是对越战争。1968年越战高峰期,美军投放兵力高到53.1万人。联储主席是马丁。

马丁任期内联邦基金利率几乎就没有跑赢不断上涨的通胀率。在六十年代,美联储的威望很低,很多人认为,联储应该与财政部协同支持总统的统一决策。约翰逊政府的财政赤字于1968年曾创记录地达到252亿美元。1967-1968年,马丁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利率下调到2%以下,M1和M2的供应量快速增加。

当时经济学界被凯恩斯主义统治:即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尽管这样带来通胀。当时,最流行的理论是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发明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胀率与失业率负相关,要想降低失业率,扩张货币增加通胀即可。到了1969年,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了!

美国GDP掉头跌到3.1%。通胀快速上升,而失业率直接飙升至6%。美国迎来第一次滞胀危机。二战后,世界和平黄金期给欧美世界带来了20多年的持续增长。60年代末,军用技术民用化红利和劳动力红利消失,西德、日本崛起,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出口额占比快速缩小,黄金储备逐渐减少,美元地位受到挑战。

美国经济进入周期性衰退。滞胀的出现,标志着菲利普斯曲线失灵。1967年,菲利普斯返回了阔别已久的澳洲,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中国经济。1968年,尼克松成功当选第37任总统。尼克松对内的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重振美国经济。尼克松上台后与中国建交,同时,结束了越战,缓和了与苏联关系。

尼克松对经济及金融一窍不通。当时美元摇摇欲坠,布雷顿森林体系处在崩溃的边缘。1969-1970年,尼克松为了消除通胀,一定程度上实施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美联储也提高了利率。通胀率缓和到4.5%,但GDP依然没有好转,1970年和1971年都停留在3.2%的水平,失业率高达6%。1971年为连任他放弃了紧缩政策

1971-1972年,时任联储主席伯恩斯(格林斯潘的老师)实施了宽松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直线飙升,M1增长率超过6%,M2增长率超过12%。在伯恩斯大肆放水之际,1971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黄金价格突然快速飙升,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被疯狂做空。人们都把不需要的美元换成德国马克或其他坚挺的欧洲货币。

德意志银行在日购买2亿美元,然后决定不再从事货币操作。瑞士、比利时、荷兰和奥地利央行马上跟进,关闭了本国的外汇市场。5月的第二个星期,4亿美元的黄金流出美国。黄金储备已下降到二战以来的最低点。8月12日德国马克兑换美元升到20年最高位。财政部副部长保罗.沃尔克意识到美元崩盘在即。

在1965年,戴高乐将法国存放于纽联价值4亿美元的黄金转运回了巴黎。当时,美国财政部只剩下不到20亿美元的黄金,不到美国对外偿付义务的15%。当时黄金官价已经从35美元翻番涨到了70美元。沃尔克提出了一个应急方案:终止美元兑换黄金。终止美元兑换黄金,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但遭到否决。

1971年8月15日晚上,尼克松突然向全球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关闭美元兑换窗口;实行为期3个月的工资物价管制,以及劳资谈判干预。次日,纽约交易所股票大跌3%,外汇市场一片混乱,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金融局势动荡不安。1971年10月,尼克松再次向全国发表讲话,重点是干预物价,控制通胀。

1972年至1973年,鸡蛋上涨49%,肉类整体价格上涨了25%。1973年4月,家庭主妇发起了一场为期一周的全国抵制肉类运动。尼克松花了一整年的功夫强控物价,结果物价失控,甚至造成严重的短缺灾难。美国人在和平年代第一次发生了物资短缺,市场上的牛肉、食品大量消失了。尼克松总统是凯恩斯主义的拥趸者。

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对以色列宣战,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报复尼克松向以色列提供,20日沙特宣布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疯狂上涨。石油价格从3美元一桶上升到12美元一桶,党晚尼克松滥用职权对司法部进行“大屠杀”,31日众议院启动对尼克松的弹劾程序,即水门事件。

1974年5月物价报复性上涨。8月经济跌入低谷,尼克松下台,副总统福特接任。1974年GDP实际增长率为-0.5%,物价上涨12%,失业率达9%。标普500下跌了近43.3%,为历次调整中最大跌幅。美国爆发第二次严重的滞胀危机。美国人发现,全球石油价格已回落,而美国深陷滞胀泥潭,滞胀问题根源在美国自身。

福特政府实施了减税法令,削减政府费用、平衡预算等措施,美联储实施了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福特接手的这两年,GDP增速反弹,通胀最低降至4%左右,不过失业率下降不明显。1976年福特本该连任,但由于福特上台后特赦了尼克松引发不满,再加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最终败给卡特。

卡特政府放弃了紧缩政策,选择了扩张性的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M1增速最高时达8%,M2增速保持在12%以上。在经历了1975年的负增长后,美国GDP1976-1978年增长率都在5%左右。而美国的失业率和CPI依然高于GDP增长率。1979年两伊战争爆发,油价在短短一年内涨了3倍。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

美国通胀率直线飙升,从1976年的6%上升到了1979年第四季度的12.7%,失业率依然高达6%以上,GDP增速则急转直下,1979全年增长率仅为3.17%。卡特将通胀归结于国民过度消费和贪婪,严重依赖石油。整个70年代,美国政府告诫人们,要缩减需求、节约石油。

卡特性情不稳定,一口气将整个内阁十三名成员全部炒掉,于是启任沃尔克担任美联储主席。他是推动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如今,美元遭遇全球围剿,美国陷入滞胀泥潭,他想挽回点什么。沃尔克不受任何理论约束,坚持实用主义,且以手腕强硬著称。

沃尔克其实采用了双管齐下的办法,即盯住利率和货币总量。1980年初,通胀率疯狂飙升。1月21日,黄金价格达到历史新高每盎司850美元。沃尔克先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到12.5%,4月进一步拉升到历史前所未有的21%。进入5月,通胀率高到15%。这一年,美国GDP增值率跌至-0.26%。美国经济滑入第三次滞胀危机

沃尔克这种暴力去杠杆的方式,扼杀了市场的流通性,完全牺牲经济增长和就业,砸了卡特总统的饭碗。卡特总统执政这几年,美国经济除了失业率、通胀率、经济增长率全面败退外,美元面临严重的国际信誉危机,甚至巴黎乞丐都公开拒收美元。政府财政赤字不断上涨,在1980年高达740亿美元。

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拉弗担任了里根的经济顾问,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成功入主美联储,蒙代尔和拉弗的供给学派则入主白宫,凯恩斯主义失去政治统治席位,美国经济决策开始被新的经济理论所驾驭。此后一年,美国经济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为糟糕的时刻,经济深度衰退,失业率和通胀率居高不下。

沃尔克一直采用高利率政策,坚持高度紧缩不放松,白宫像热锅上的蚂蚁。1981年3月30日,里根遇刺为其赢得不少同情票。8月4日,里根提出的减税法案顺利地在参众两院通过。但是,里根团队里的格林斯潘、伯恩斯等并不完全支持减税政策,他们担心减税会增加政府赤字。这一年政府财政赤字创下新纪录。

沃尔克用稍微降低利率作为交换条件与里根达成共识,促使里根政府紧缩财政,并增加税收。1982年8月19日增税法案便获得通过。1982年的经济实际上已经崩盘,全年GDP增长率跌至最糟糕的-1.8%。工业生产下降了11.8%,持续衰退达44个月之久,最糟糕的股票、债务和信贷市场处于即将崩溃的状态。

美联储委员们投票决定在1982年第一季度“不再增加货币供应”,并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14%。沃尔克能做的只有坚持到底,当时,一群来自俄亥俄州的农民开着拖拉机到美联储门前抗议示威,要求沃尔克下台,撤销美联储。包括里根,所有人对沃尔克都咬牙切齿。终于在1983年,通胀率下降至3.2%。

1982年10月,道指从8月的770涨到了1000,这场危机从1970算起到1982年肆虐了十三年。企业破产数量达25300 家,GDP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9%,年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10.46%,失业率最高时达10.8%。都创下了二战后最高记录。1982冬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悄然进入历史性的拐点。

1986年通胀率降到1.9%。1983年经济强势反弹,GDP增长率为4.5%,年高达7.2%,1982年之后25年间,年增长率达3.3%,与二战后25年间的增长水平相当。大量投资从高通胀的商品投资转向股票、债券、货币基金。延续几十年的大牛市拉开序幕。事实证明沃尔克忍受短期痛苦,先把通胀压住是对的。

货币是经济稳定器;如果货币大幅度贬值,市场价格则会全面扭曲,市场机制整体失灵,经济则会陷入混乱,经济衰退、停滞以及大规模失业则不可避免。只有货币价格稳定,通胀被控制,经济和就业才会增加。只是抗通胀这个过程中,货币大幅度紧缩,带来经济下滑、失业增长的痛苦和阵痛,让人煎熬。

沃尔克对内为美国经济创造了稳定的价格环境,促进市场机制自我复苏,酝酿了信息技术革命,生物工程、新材料及核能技术;对外一扫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颓势,缔造了一个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及金融市场,促使大量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创造了几十年的房地产、股票及金融大牛市。

1983年,美联储主席换届,沃尔克成功连任。之后,里根先后任命了马丁、赛格尔等四位理事,他们掌控了多数票,试图执行宽松货币政策。1987年6月1日沃尔克递交了辞职信。格林斯潘成为美联储主席。1990年,格林斯潘放弃了弗里德曼时代的货币数量目标,转向利率调节。从此,货币供应彻底失控。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此后,滞胀危机,加入更多的元素:债务危机、资产泡沫、汇率危机、楼市危机……2010年2月2日,83岁的沃尔克嘶声力竭地说:我在此想明确地告诉你,如果银行机构仍靠纳税人的钱提供保护,继续随意投机的话,危机还是会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