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瑾兮的诗句

2.汉朝的粮食及钱币问题

3.刘备不负枭雄之称,他真的是只会哭泣的烂好人吗?

关于瑾兮的诗句

湖北荆州今日金价_湖北荆州今天的金价是多少

1.带有瑾字的诗句

带有“瑾”字的诗句常见有:

1、遥想公瑾当年 出自:宋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公瑾伯符天挺秀 出自:清 郑燮 《念奴娇 周瑜宅》

3、瑾瑜俄抵鹊 出自:唐 刘允济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4、瑾瑜颇匿瑕 出自:唐 储光羲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5、公瑾论功位已酬 出自: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

6、问子瑜、公瑾今安否 出自:宋 韩淲 《贺新郎·万事佯休去》

7、可怜才子如公瑾 出自:宋 刘克庄 《鹧鸪天·诗变齐梁体已浇》

8、歌罢公瑾当年 出自:宋 刘辰翁 《念奴娇·两丸日月》

9、佳婿欣逢公瑾 出自:宋 无名氏 《朝中措·几年弱水望蓬莱》

10、公瑾孔明穷退者 出自:唐 周昙 《后汉门灵帝》

11、公瑾窘饥求子敬 出自:唐 周昙 《三国门鲁肃》

12、瑾瑜发奇光 出自:魏晋 陶渊明 《读《山海经》 其四》

13、仲谋公瑾不须吊 出自:宋 苏轼 《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

14、欲求公瑾一囷米 出自:宋 苏轼 《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

15、瑾涂以涂之 出自:宋 苏轼 《留别廉守》

拼 音 :jǐn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玉,堇( qín)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瑾瑜美玉也。——《说文》

瑾瑜匿瑕。——《左传》

捐赤瑾于中庭。——《楚辞·愍命》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瑾瑜(瑾瑶。二美玉名。泛指美玉);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

比喻美德 。

如:瑾瑜(比喻美德贤才)

参考资料

接龙大全网:/poetry/0/e791be.aspx

2.带有“瑾”字的诗句有哪些

1、《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原文: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译文: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2、《念奴娇·周瑜宅》清代:郑燮

原文: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译文: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3、《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唐代:储光羲

原文:

瑾瑜颇匿瑕,邦国方含垢。

眷言出深阱,永日常携手。

译文:周瑜如果宽宏大度,方可定国安邦。关心的语言小心有深阱,永远相信日常携手的人。

4、《鹧鸪天(戏题周登乐府)》宋代:刘克庄

原文:

挥彩笔,展红绡。十分峭措称妖娆。

可怜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敌小乔。

译文:挥动彩色画笔,非常峭措妖娆。可怜了才子周瑜,没有谁能与小乔相比。

5、《念奴娇(酬王城山)》宋代:刘辰翁

原文: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译文:歌唱完周瑜的当年事迹,天长地久,柳树与梅树都发芽了。

3.关于“瑾”字的诗句 最好是写景的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唐储光羲

……

束湿虽欲操,钩金庶无负。伤罗念摇翮,踠足思骧首。

瑾瑜颇匿瑕,邦国方含垢。眷言出深阱,永日常携手。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唐刘允济

……

千里辉珠玑,五采含丹雘。钟鼓旋惊鷃,瑾瑜俄抵鹊。

窃价惭庸怠,叨声逾寂寞。长望限南溟,居然翳东郭。

送崔使君赴寿州

唐皇甫冉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后汉门灵帝

唐周昙

榜悬金价鬻官荣,千万为公五百卿。

公瑾孔明穷退者,安知高卧遇雄英。

三国门鲁肃

唐周昙

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

公瑾窘饥求子敬,一言才起数船归。

念奴娇

宋苏轼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念奴娇

宋刘辰翁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4.有关沐兮的诗句有哪些

只有一句: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楚辞?九歌》

《楚辞》

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华文化圈”,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5.关于“兮”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兮”的诗句如下:

1.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简兮》先秦:佚名

释义:四方舞师真英武。那英俊的男子啊,那是从西方来呀!

2.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简兮》先秦:佚名

释义:鼓声擂得震天响,盛大万舞要开场,正是红日当空照,舞蹈领队站前方。

3.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满庭芳·归去来兮》宋代:苏轼

释义:归去啊,归去,我的归宿在哪里?

4.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伯兮》先秦:佚名

释义:我的大哥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大哥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5.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三五七言》 唐代:李白

释义: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6.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释义:有位俊秀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此难以忘怀。

7.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释义:一日不见她,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

8.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释义: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飞的凤鸟,在天下各处寻觅著凰鸟。

9.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释义:可惜那美人啊不在东墙邻近。

10.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先秦:佚名

释义: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诸位欢聚小伙子,我来先唱你和调。

11.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萚兮》先秦:佚名

释义: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对面欢快小伙子,我先唱啊你和调。

汉朝的粮食及钱币问题

一贯1000文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汉书·律历志上》 一斤16两 肉价不知道 古时一般吃两餐甚至一餐具体多少不知道 但那时亩产200+ 还得上税十五税一(最好时三十税一) 实在不知道 没数据没法算 抱歉 你说的是汉朝的黄金还是金?汉代金是指金属的意思,金有三种,黄金、白金(白银)、赤金(黄铜),汉代一般赏赐某人多少多少金,是指黄铜而不是黄金。

如果赏赐黄金是需要专门说明的

下面这段是搜到的资料 主要是计算北宋时期的贵金属 你可以重点看一下《潜规则》的那部分 因为《万历十五年》和《潜规则》都是明史的研究著作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

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

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

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

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

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

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

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

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

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

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

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

.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

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

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

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

一盎司为28.3克。

宋制1市斤为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公斤“)。

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

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

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

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

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0克。

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

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

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

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

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

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

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

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

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

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的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

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

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

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

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币,年薪108万。

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

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呷艘铝?,厨料,薪炭诸物,增给,公用钱,给券,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

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渥无与伦比。

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招安当官。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

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

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

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

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

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

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

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1500元人民币就有点太黑心了,也许是因为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天价的吧。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与钱币流通

三国时期刘备的益州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东汉末年遭受的战乱也较中原为轻,故社会经济比北方发展较快。

蜀汉建国以后,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护理都江堰,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

北伐曹魏之始,诸葛亮又先后在汉中一带实行屯田制度,不仅减少了军粮运输,也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蜀汉的手工业以盐、铁和织锦业等最为发达。

特别是成都的织锦“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远销吴、魏,是军费的一大来源。

蜀都成都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之一,“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巨千;财货山积,纤丽星繁。”其兴盛景象可以想见。

孙吴所在江淮地区的社会经济起步较晚,故最为落后。

但由于这里战乱较少,加之北方人民大量迁居江南,给这里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使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加之吴国建立前期又大力推行屯田制度,遂使耕田面积显著扩大,耕作技术和农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魏国创立后,在经济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推行屯田制,招募无地或无生畜的农民,统一组织耕种官田,这是组织流民归农的有效办法,在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对组织生产、恢复社会秩序、增强魏国的实力、统一南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在江南地广人稀的地方,扩大开辟面积,兴修水利,提高产量;建置大规模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发展手工业生产。

当时江南的武昌是冶炼中心,连铜合金银制造业也很发达,此外造船业、陶瓷业、丝织业、制盐业等等也都十分发达。

当时魏国有很多的商业交通贸易中心城市,还和海外的一些国家有贸易交往,商业经济也很发达。

西晋统一全国后,农业上推出了占田制和课田制 ,这是西晋的主要土地制度。

当时的西晋面临着经过三国长期战争后的经济萧条局面。

西晋采取了奖励农桑、表彰生产的经济政策,召回流民,增加农业人口,表彰生产搞得好的官吏。

此外兴修水利也取得了好的效果,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

到了东晋时,我国南方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农业上生产技术有所提高,大量开垦荒地。

实行精耕细作,推广牛耕使耕田的速度加快了,产量大为提高。

兴修的水利工程扩大了灌溉面积,防治水患灾害,使得农作物得到更好的生长。

手工业方面,冶炼业得到了发展,“灌钢”技术的发明,把生铁和熟铁混杂在一起,工艺简便,生产效率更高,钢铁的质量也更好。

纺织业用麻织成的布,品种增加了,质量提高了。

当时纸张已经完全替代了竹简和绢锦。

贸易也有很大发展,南北互市和海外贸易主要由官府掌握,私人经营商业的很多,交易的大宗物品是粮食、布帛、鱼、盐等生活用品和一些奢侈品。

总之三国之后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逐渐稳定,经济上有所恢复和发展,人们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之后发展经济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在我国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各地竞相铸钱,铸钱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据史书记载,当时铸钱“堆积如丘山,市上交易,用车载钱”。

当时曾经把铸钱用的原材料——铁,拿出来“数千万斤塞浮山堰决口”。

可见钱币之多,已到了何等程度。

当时人们的思想认为钱能操纵人的命运,主要表现在社会风气贪财如命。

晋武帝卖官,钱入私门。

私门(有权势人)出卖官爵,是贪财的一种方法。

士族自矜门第清高,对商贾极其贱视。

法令规定市侩都得戴头巾,巾上写明姓名及所卖物品名,一脚着白鞋,一脚着黑鞋。

商贾的社会地位很低,可是士族多兼做商贾,并不因为商是贱业而不屑为。

例如大名士王戎有许多园田,亲自拿着筹码算账,昼夜忙得不得了。

家有好李,怕买者得好种,钻破李核才拿到市上出卖。

有势力人家霸占水利造水碓,替别人舂米取酬,称为舂税。

潘岳《闲居赋序》说他住在园里卖鲜鱼、蔬菜和羊酪,并收舂税,一家人生活舒适。

可见经营商业是贪财的又一方法。

晋惠帝时,石崇做荆州刺史,劫夺外国使者和商客,积财物成巨富。

家有水碓三十余区,奴八百余人,还有大量的珍宝钱财和田宅。

可见劫夺是贪财的又一方法。

《晋律》规定自死罪以下都可以用钱赎罪。

贪财即使犯了罪,不一定是死罪,赎死罪也不过黄金二斤,所以只要有钱财可得,任何一种方法他们都敢采用。

晋国统治阶级爱钱,唯钱是求,后世称为“钱鬼”。

而这些也影响了社会上的人,金钱支配了人们的交往、言谈、行事等等。

我国古代用谷物、布帛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这种情况早在西汉就已出现,东汉时更加盛行。

到我国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这种情况显得更加突出了。

据史书记载,我国南北朝时期,在南北长期对立中,尽管战争总是不断,但在战争的空隙,经济的交往总是连绵不断,商品交换非常活跃;而在南朝、北朝的商品交换中,货币的使用几乎废弃,在商品交换中都是使用绢帛。

从当时南朝、北朝商品交换的品种来看,北朝需要南朝的物品有甘蔗、橘柚,以及北方官员、贵族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南朝急需北朝的物品有:马匹、骆驼、皮毛制品等等。

当时南朝、北朝商品交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官方主办的“通市”,由南朝、北朝的官方主持;二是走私,这种走私在民间、官员、军队中间都有。

据史书记载,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也就是宋国、魏国战后的第二年,北魏向宋国提出两国“互市”的要求,朝廷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江夏王义恭、建平王宏、何尚之、何偃等,都表示赞成互市,但柳元景、王玄谟等大臣反对马上互市,理由是“虏虽说互市,实为窥测国情,答应了他们,必生边患”。

但朝廷考虑到两国互市可取得不少的经济利益,最后还是同意了。

我国古时候经常用谷物、布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在王莽篡位及东汉时期,有时在市场上谷帛也代替货币充当过流通领域内的支付手段,只是到了南北朝时期,谷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时间最长、范围较广,以致在社会上曾经出现“废弃货币”、“忘记货币”、“不准使货币”的现象。

这是因为市场上钱币缺乏。

晋朝统治者主要沿用汉朝的“五铢钱”货币,因此,铸币数量不多,远远满足不了当时市场流通的需要。

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记载,当时南朝的宋大臣范泰,曾写奏议反映国库货币减少,市场流通使用的货币奇缺的情况,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因此,人们在市场上不得不用谷帛当做货币流通,而且货币制度也不统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较大,魏晋前期,东晋、宋、齐、梁、陈偏安江南;后来,北方先有五胡十六国,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相继更替。

由于朝代不断改换,致使货币制度很不统一,南朝的货币制度在北朝行不通,北朝的货币制度在南朝也不能实行,所以人们宁肯在南朝、北朝商品交换中收受谷帛,而不愿意收受货币。

当时市场物价波动剧烈,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南齐大臣刘缵看到北魏的市场上金、玉、珠宝价格比南朝低了好几倍,感到奇怪,北魏派出接待的主客令谎称:“我朝不重金玉,所以贱同瓦砾。”还有,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公元452年),陕城镇将崔宽看到弘农这个地方出产的漆、蜡、竹、木价钱比南朝市场上便宜好几倍,于是他利用职权走私,发了大财。

由此可见,当时南朝、北朝市场物价差别如此之大,人们认为在南朝、北朝的商品交换中,收受谷帛比收受货币风险小,安全有可靠保证。

以上这些就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流通情况的一些特点。

可以看出,当时是起码是没有文这个货币单位的!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

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

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

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

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

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

白?面(斤)九文

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

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

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

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

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

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

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 *** 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

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

“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

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

“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

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

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

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 *** 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

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

货币单位相当混乱。

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

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

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废两改元”。

即北洋 *** 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

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

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

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

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

俗称“洋长洋短”。

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

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

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

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

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

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 *** 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

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

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

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

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

南京 *** 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

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

于是,南京 *** 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

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

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

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

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

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

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

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

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

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

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

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

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

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

民间称为“袁大头”。

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

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

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

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

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

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

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

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

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

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

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

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

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追问

纯属复制,我看过,不过不错,比上面那个人好多了,还能去找找。

刘备不负枭雄之称,他真的是只会哭泣的烂好人吗?

刘备是何时走上历史舞台的?

《三国志》和《典略》记载了刘备的出身和年少时的一些事迹。

《资治通鉴》的记载则要晚许多,直到公孙瓒大举进攻袁绍时,刘备才正式出场,而此时的刘备已经30多岁了。

按照《三国志》记载,刘备23岁率众讨伐黄巾叛乱,叛乱结束后(约24岁)成为了一个副县级官员(安喜县尉)。但是,刘备因为痛打了一个找茬的督邮,所以只能带着众兄弟一起亡命江湖。

可由于乱世已至,而刘备有一伙小兄弟帮衬,所以很快又得到了做官的机会。在下邳与盗贼力战,被重新任命为副县级官员(下密县丞),而后升到了县级(高唐县令)。那一年,刘备大约30岁。

按照这个趋势,刘备可能会在高唐县令的位置上坐很久。可天有不测风云,刘备成为高唐县令的时候,正赶上关东联军讨伐董卓。黄巾余孽抓住了这个天下大乱的机会,在高唐县搞风搞雨。刘备和他的小伙伴们抵挡不住,只能继续跑路,投靠了他的同学公孙瓒。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澄清两个史实:

一、在投靠公孙瓒之前,被笑侃为?刘跑跑?的刘备就已经有过两次跑路经历,可见刘备的职业生涯开场非常不顺畅;

二、刘备应该没有参与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事,因为他当时正在高唐县当县令,所以什么?三英战吕布?纯粹就是小说家言。

刘备从高唐县跑路之后,率众投靠公孙瓒。公孙瓒上奏长安政府,授刘备别部司马一职。别部司马秩比千石,按理说应该算副厅级官员。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就有了另外一个疑问:

公孙瓒是刘备年少时的同学,刘备为什么一开始不投靠公孙瓒,非要在跑路两次之后才去投靠呢?

答案显然是,刘备是一个天生当大哥的人(我的意思是说,他是大哥气质极强的人,绝没有给别人当小弟的习惯)。所以,刘备出道后,并没有马上去找公孙瓒。如果刘备在出道后立刻就去投靠公孙瓒,在缺乏原始资本的前提下,估计只能给孙公瓒当小弟。

而刘备出道后经过六七年的努力,虽然两次跑路,但也积累了一些原始资本。此时再去投靠公孙瓒,自然不能算公孙瓒的小弟了。

刘备当时有多少原始资本?按照我的估算,大概有一支一千人左右的军队。因为如果刘备想要谋求一定的独立地位,一支千人组成的部队应该是最低要求了。

而且刘备明确表示:你分给我的地盘由我做主,我的小弟也绝不是你的小弟。换而言之,我虽然前来投靠你公孙瓒,但是你千万不要试图改编我的军队。

回答了上面那个疑问,另一个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为什么不论刘备投靠谁,对方也会认为他绝非池中之物呢?

因为刘备不论投靠谁,也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这两条底线。

但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因为在汉末天下大乱的第一轮海选时,许多人都是抱着这种态度投靠别人的。毕竟天下刚刚大乱,谁都觉得自己可以待价而沽,所以大都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本钱押给某位大哥。

做出这种选择的人,大多数只会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结果是:你可以待价而沽,而且最后也可能卖个好价钱;

第二种结果是:你等来等去,最后各个大哥的嫡系班底都已建成了。你再决定把本钱押给那些大哥时,已无法挤进对方的核心位置了。

而当第一轮海选结束后,就很少有人再抱着这种态度了。因为当第一轮海选结束后,就已出现了众多实力强大的庄家。那些选择待价而沽的人,自然要赶紧找个好机会,把自己的本钱押给某个大哥。否则以后卖出的价钱只会越来越低。

而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为昭烈皇帝,就是因为刘备从未想过要把自己的资本出手,换一个好的待遇。曹操打败袁绍以后声势震天,看到刘备以后直接开出天价,但是刘备依然不为所动。

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潜台词就是:如果你刘备愿意跟我混,愿意让我改编你的军队,你直接就可以进入我的权力核心,而且我还会在常委席上给你留一把交椅。

这时候的刘备居然能吸引曹操开出如此天价,恐怕谁都会觉得,刘备这真是把生铁卖出了黄金价。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的刘备前脚刚被吕布抢了徐州,后脚又被吕布打得灰头土脸。

这时候的刘备别说一方诸侯了,就是曹操账下的曹氏兄弟和夏侯氏兄弟,他都没法比。但曹操开的价竟然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但是,刘备的反应却是与曹操装傻充愣,好像并不明白曹操的意思。然后趁曹操一个不小心,立刻找机会单干,而曹操只能气得干瞪眼。

其实这并不是孤例,看看刘备之前和之后投靠过的那些人,最后都是怎么散伙的:

刘备投靠公孙瓒后,一旦有了跳槽的机会,当时就直接跳槽,公孙瓒连阻拦的机会都没有。

刘备投靠袁绍后,一看袁绍的船快沉了,马上就去投靠刘表。袁绍看到刘备就这样走了,自然也是啥办法都没有。

刘备投靠刘表后,刘表也只能对刘备客客气气的。如果不是曹操突然出来坏事,刘备恐怕就会在荆州反客为主了。

看完刘备是怎样对待投靠对象之后,我们再看看这些投靠对象又是怎么对待刘备的:

刘备投靠公孙瓒时,公孙瓒在短时间内把他连升两级;

刘备投靠曹操时,曹操带他面圣,封为左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左为最高);

刘备投靠袁绍时,袁绍出城二百里迎接他;

刘备投靠刘表时,刘备亲往郊外迎接,待以上宾之礼。

这就令人疑惑了,既然刘备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为什么总会有人愿意收留他呢?而且都是高规格接待。

这个问题,我们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