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机制拟定

2.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的经营战略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机制拟定

烟台供销石油油价_烟台石油价格行情

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定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

新方案提出把2006年确定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规定的“当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高于5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提高到80美元。

这一改革方案的推出目前有两种时间表可供选择:一是2008年年底前,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和燃油税费改革一起启动,最早启动时间为2008年12月1日;二是年底前先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降低成品油价格,于2009年1月1日进行燃油税费改革,即开征燃油消费税。具体如何“拍板”,正在等待院高层和相关部门的最后决策。 早在2006年,国家就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调整,并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指导价,零售基准价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允许企业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8%确定具体零售价格。

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再“盯住”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而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再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润确定价格。但此方案一直未见官方公开表述。

最新调整的方案,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这一政策思路意味着,未来成品油经营企业将获得一定的定价自主权,同时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将加快,次数将增多。

实质上,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在实践中,一直面临着尴尬局面。因为成品油供应体系存在着两个主体,一是民营企业,二是中石油、中石化。后者在价格管控下,不能随意调整价格,而前者在供求变化和后者价格管控中,获取了利润空间。

“现在民营销售企业的利润空间相当大。”石化专家、北京异构石油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薇对记者分析,目前国内成品油价偏高的情况下,民营加油站一吨能赚2000元左右。

如2008年11月从国外进口的原油约50美元/桶,而国内成品油是按照90美元/桶的价格出售,折合成人民币大概6000多元/吨,而地方炼油厂出厂的成品油价格4000多元/吨。按照2008年规定零售价格上下只能浮动8%,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最多只能降价8%。而民营加油站可以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渠道降价,从中赚得丰厚利润。

“用最高限价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一种选择。”上述专家称,实行最高限价,意味着加油站售油,只要不超过最高限价,多低的价格国家不管。

对此,调整方案也给出了相应信息,即提出,成品油经营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最高批发价格或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或由供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价格主管部门根据流通环节费用变化等情况适当调整流通环节差价水平。

“只要不突破最高限价,市场稳定,民众没有意见就可以了,企业出售油价低多少不用操心的。”陈薇称,如果有了最高限价,加油站的利润空间将得到有效限制,不会有更大的暴利收益。

据悉,除了调整零售价格标准,成品油价格机制仍遵循2006年石油价格改革方案,即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机制。

虽然这种间接接轨的机制不变,但据了解,政策层面未来可能在调控区间上进行适当调整。

按2008年11月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看,价格部门核算出的零售基准价会被折合成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纽约商品交易的低硫轻质原油的一种,是美国石油工业的基准原油,已成为世界各地原油产品的重要定价基准之一)价格,当这个折合价格介于18-50美元每桶之间时,国内成品油价将与国际油价同步调整;但如果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国内成品油价将分别按照另外一套方法进行不等比例的调整。

具体核算是,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价格+成本+适当的利润率(按2004年行业平均利润率为5%左右),来确定成品油价格。其中,18~50美元之间按照上述公式计算,50美元以上开始扣减加工环节利润,每上涨1美元扣减1%的利润率,到55美元减为零,55~65美元为零利润。

据悉,调整中的方案还提出,拟将50美元这个临界点调高到80美元。

成品油价格调整涉及面广,利益调整复杂,为此,相关配套措施也是调整方案的重要部分。

据悉,如果按上述机制调整,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相关行业价格联动、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以及石油涨价收入财政调节等四个配套机制都将发挥“配合”作用。 尽管从上述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中,看出了更多的市场灵活性,但该调整思路仍属于局部性调整,市场化改革方向还是长期目标。

“中国成品油形成机制改革走的是渐进性道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家牛犁对记者分析,虽然能源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按照市场规律,与国际接轨,但改革路径仍是循序渐进式的。

和牛犁持相同观点的专家认为,在现有管理体制和市场条件下,不能完全放开能源价格包括成品油价格。

“一方面,国家没有石油储备;另一方面,税收比例太小。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调控价格。”陈薇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开,可能会失控。

除此之外,在现有石油管理的垄断体制下,放开价格管制,将可能出现垄断企业联手抬价。这也是学者们担心的问题。

因此,能源价格改革尤其是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最重要的前提是,培育市场主体和市场竞争条件,有足够的市场主体,才能产生合理的竞争价格。

“在没有放开市场主体管制情况下,只调整零售价格基准,是否会导致挤压现有民营企业竞争空间?”上述业内人士分析,在2008年价格机制下,民营经营企业还有较大的盈利空间,如果中石化和中石油企业能够在“最高零售价”下自主选择降价空间,势必会对民营销售企业产生竞争压力。

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的经营战略

不断提高上游油气产量马拉松公司的上游天然气发展主要放在北美地区,石油勘探开发业务发展主要放在国外,尤其是具有潜力的萨哈林项目上。

由于世界主要油气生产和消费地区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引起世界供需波动导致油价变化,1998年WTI价格已经降低到2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为减轻由于油价下降带来的影响。1999年马拉松公司将石油产量提高17%(大约达到23万桶/日,包括马拉松公司的股份产量)。石油产量提高主要来自1999年年中投产的Piltun-Astokhskoye油田、1999年第三季度投产的Tchatamba南部油田。1999年公司将天然气产量提高11%,达到13.8亿立方英尺/日。到2000年油气产量基本稳定在1999年的水平上,2001年将石油产量在2000年的水平上再提高10%-15%,天然气产量再提高4%。

为此,马拉松公司加大了国外油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目前,马拉松公司持有萨哈林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SakhalinEnergyInvestmentCompanyLtd,简称SakhalinEnergy)37.5%的股份。该公司负责萨哈林II项目的全面开发管理。1998年12月31日马拉松公司在萨哈林II项目投资2.75亿美元。萨哈林II项目包括P-A油田和距萨哈林岛8-12英里海上的Lunskoye凝析气田的开发。据俄罗斯国家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储量评价结果P-A油田和Lunskoye凝析气田的储量为10亿桶石油和14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按照19年的评价,P-A油田开发的第一阶段于1999年中到2000年初产量达到4.5万桶/日(此产量是按12个月估计,按6个月的无冰冻期计算,日产量应当达到9万桶)。同时也进行了Lunskoye凝析气田的评价,该气田将在2005年后出售天然气。

通过兼并,提高下游盈利水平和市场占有率马拉松公司下游发展主要放在美国国内,公司的战略是通过兼并扩大市场份额,形成整合优势。

1998年马拉松和Asland公司合并组成MAP公司后,税前利润可达1.5亿美元,2001年在零售、批发和炼油各环节的利润可望超过2亿美元的目标,获得3.5亿美元。MAP提高Robinson,IL炼厂的原油加工量和轻质油品产量的项目预计于2001年完成。MAP和另外一家公司正在Garyville炼厂建设年产8亿磅的生产聚丙烯、聚乙烯装置。生产聚丙烯的装置由MAP建设、归MAP所有并经营,生产聚乙烯装置由其合作公司建设、所有并负责经营。马拉松公司修建从其Catlettsburg炼厂至俄亥俄中部Columbus的成品油管线,最初输送能力为5万桶/日,管线预计于2000年上半年投入使用。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提高下游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战略。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市场风险。马拉松公司的经营活动受到天然气、电力、石油进料等原料或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公司主要运用衍生工具规避那些受价格变化比较大的基础商品经营活动(原油、天然气、油品的购、生产或销售活动)带来的风险。

公司管理者认为虽然衍生工具不能排除公司的风险问题,运用衍生工具可以对公司年度、季度的经营效果产生正面影响,也可能在价格朝有利于公司效益方向变化时限制公司的盈利。将此种方法与风险评估程序、内部控制结合使用使其产品、服务获得竞争性价格,使用锁定价格的合同(如天然气供销合同)和衍生的商品工具(如期货、期权和场外套头交易用于原油、天然气、油品等的销售)将其价格风险降低到相对小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