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原油的持续上涨是什么原因呢?

2.一揽子原油价格变化率是什么意思?详解,谢谢

3.油价为什么疯涨?

4.求“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资料

5.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欧佩克国油今日油价_欧佩克一揽子油价

原油价格波动守原油库存数据影响较大。EIA crude oil inventories (excluding the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是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能源信息署,属于官方机构,现在市场的交易员和国际权威的能源咨询机构都是采用EIA的 库存数据。

当原油库存增加,表明市场上原油供应量过剩,导致油价下跌,美元上涨,黄金下跌。

当原油库存减少,表明市场上对原油需求旺盛,导致油价上涨,美元下跌,黄金上涨。

原油库存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美国政府对油价的态度。如果战略原油库存大幅 增加,表明美国政府认可当时的油价,因此就会增加战略库存抢夺原油资源,从而激化供需矛盾导致油价上涨。反之亦然。因此EIA原油库存与欧佩克原油库存对 于美元影响的区别在于,EIA对于美元汇价的影响更为直接,影响也较大。

其他

一般来说原油价格走势与美元指数走势相反,与贵金属走势相同。

当原油库存增加,表明市场上原油供应量过剩,导致油价下跌,美元上涨,黄金下跌。

当原油库存减少,表明市场上对原油需求旺盛,导致油价上涨,美元下跌,黄金上涨。

原油库存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美国政府对油价的态度。如果战略原油库存大幅增加,表明美国政府认可当时的油价,因此就会增加战略库存抢夺原油资源,从而激化供需矛盾导致油价上涨。反之亦然。

因此EIA原油库存与欧佩克原油库存对于美元影响的区别在于,EIA对于美元汇价的影响更为直接,影响也较大。

国际原油的持续上涨是什么原因呢?

1987年1月1日,欧佩克引入一揽子平均油价机制,将7种原油价格的平均价作为监督世界石油市场的根据。这7种油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比重,来自不同的地区。其中包括:阿尔及利亚的撒哈拉混合原油、印尼的米那斯原油、尼日利亚的博尼轻质原油、沙特的阿拉伯轻质原油、阿联酋的迪拜原油、委内瑞拉的蒂亚·胡安娜和非欧佩克成员墨西哥的伊斯莫斯原油.

一揽子原油价格变化率是什么意思?详解,谢谢

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恐怖袭击、罢工、产油国政局动荡等不确定因素频频发生,加上投机商乘机炒作,8月20日国际油价攀升至20多年来的最高位49.40美元,引发各界严重关注。我国经济增长提速导致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进口依赖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供求矛盾异常突出,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那么,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否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高油价还将持续多久?我们又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本文将对此作出分析。6GF/5s

推动国际油价上升的主要因素x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通常情况下,经济衰退时期原油库存的下降对油价支撑作用不大,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则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第五,在经济衰退,原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时,产油国减产措施往往难以起到抑制油价下跌的作用,增产将加速油价下跌;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六,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A-Xa

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分析,主要是以下六个因素作用的结果:h}@>

1、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计,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给能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r

2、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是辅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给量为8270万桶,增长4.2%。其中,欧佩克原油供给量为每日2880万桶,同比增长6.3%。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但是,主要发达国家商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给比较紧张,特别是目前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十分有限,仅存约每天100-150万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员国早已满负荷产油。虽然未出现全球性的供应紧张,但欧佩克产量逼近现有能力极限是确定无疑的,这使得人们对世界原油的供应前景产生担忧。0qp

3、年初欧佩克减产决定火上浇油。今年初,由于欧佩克担心油价会下跌,采取限产保价政策,欧佩克对形势的错误判断使得油市火上浇油。欧佩克于2月10日在部长级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削减原油日产限额100万桶,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应声上扬。虽然欧佩克油价已连续80多个交易日超过28美元的价格控制上限,然而欧佩克非但不启动增产机制,反而每日减产100万桶来保持油价的高位。此外,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因而欧佩克也就少了油价高企冲击世界经济进而造成两败俱伤的担忧,想方设法将油价控制在高位自然成了欧佩克的理想选择。0Tx6

4、美元汇价下跌。从2002年4月份以来,美元持续贬值,虽然近期有所回升,但由于长期以来石油出口主要以美元计价,因此导致石油出口收益大大缩水。一些欧佩克国家认为,美元贬值已经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实际价格下降,已经低于他们坚持的价格底线(25美元)2-3美元。因此,欧佩克国家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早前承诺的“油价连续20日高于28美元时启动自动增产机制”,转而倾向于将油价控制在价格带的上限。QQ93

5、恐怖袭击等不确定因素是短期波动主因。首先,美国对伊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事件接连不断,致使伊拉克局势一直动荡不定,石油出口迟迟难以恢复到战前水平,这给世界石油市场增添了新的阴影。其次,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委内瑞拉国内政局不稳,严重影响到原油的生产和出口。第三,今年5月,俄罗斯政府对尤科斯公司发出追缴巨额欠税最后通牒,尤科斯石油公司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尤科斯公司面临破产威胁,直接影响到石油生产和出口,而尤科斯公司石油日产量为170万桶,占全球总产量的2%。!

6、投机活动为油价飙升推波助澜。石油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以及各种地缘政治冲突频频发生这两种因素为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国际投机商的大肆炒作,增强了人们对国际市场原油供给紧张的心理预期,人为抬高了国际油价。据估计,目前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的交易属于投机行为。根据近期路透社的一份调查显示,分析家们预计投机因素使美国市场的原油价格每桶上涨了8美元左右。a)pB

未来数月国际油价走势的基本判断jHaoW?

对于下一阶段国际油价走向的判断,众说纷纭,但不外乎以下三种看法:一是继续攀升;二是高位运行;三是高位回落。ZpZ3G+

企业界、交易商以及投资分析师等认为,推高油价的一些关键因素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国际油价短期内仍将居高不下。如果发生严重的冲击原油供应的事件,很有可能引发油价在现有价位上再次上涨,并突破每桶50美元的“大关”。一旦市场上缺少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的石油,油价将爆涨到每桶70美元的高位。Y pO

石油公司、产油国等认为,国际油价将高位运行,回落空间有限。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放缓并不会导致油价大幅下跌,因为即使需求放缓供需缺口仍旧很大,油价下跌的空间有限。由于目前OPEC等石油产出地区的产能利用已经基本上饱和,因此油价走低的压力将非常缓和。唯一会推动油价跌势加剧的就是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出现硬着陆,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石油进口大国。|U~kT

部分国际机构认为,国际油价将从目前的高位回落。油价创下近50美元的高峰纪录之后,将在几个月内恢复到每桶30美元左右的稳定水平。一旦目前的动荡情况消失,市场力量最终将使油价稳定下来,并在几个月内恢复到平衡价格。因为实际上世界石油供应增长潜力大于需求,产油国仍有一定增产能力,加之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拥有几十亿桶战略石油储备,许多国家也正在建立战略储备,因此国际石油市场仍有安全空间。i

我们认为,综合分析各方信息,国际油价(WTI)维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的高位运行时间不会太长,年底前有望稳步回落至每桶35美元左右的价位,全年平均约每桶38美元。这个判断基于以下几个原因:H`C9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有放缓的迹象。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向下修订至2.8%,明显低于经济学家3.6%的预期,增幅比一季度减少1.7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步伐也出现了放缓,二季度GDP仅增长1.7%,比一季度减少了3.9个百分点。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中国经济增速也会适度放缓,对石油的需求将会有所减少。因此,在高油价和全球性升息的双重打击下,世界经济增速有可能受到抑制,随之将会减少对原油的需求。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2.6%,比上半年减少0.6个百分点。vG0Oy=

其次,经过一段时期的补充,原油库存有所增加。截至7月底,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达到2.986亿桶,比上年同期提高1840万桶;而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645亿桶。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报告,全球石油库存今年前两个季度分别以每天30万桶和150万桶的速度上升。B~=a

第三,目前影响国际油市的几大不确定性因素有望缓解。一是随着伊拉克恢复主权,有助于国内重建进程和国内局势的缓和,稳定的国内环境是伊拉克向国际市场供给原油的前提条件。二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全民公决中获胜,将继续执政至2007年1月任期结束,这将有助于缓和委内瑞拉国内动荡局面,保证原油正常生产及出口。三是不管是被国有石油公司收购、外资参股,或是破产,历经近一年的俄罗斯尤科斯事件在近期将会有个了结。"H

第四,前期介入油价炒作的国际投机机构的高位获利了结,也将促使油价振荡走低。'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m;S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而且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实质性转变,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单位能耗的GDP产值过低;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石油市场体系,贸易方式单一,定价机制僵硬,市场反应缓慢。毫无疑问,国际油价不断飙升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高油价不仅增加外汇支出、加大企业成本、增加居民消费支出,而且将会加剧通胀压力。但是,目前高油价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n

国际油价攀升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qR+

1、增加外汇开支,加大外汇平衡压力。初步预计,今年平均每桶原油价格估计为每桶38美元左右,与去年28美元的均价相比,每桶上涨达10美元。预计我国全年将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折合约8.8亿桶。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每桶上涨达10美元将直接导致中国全年购买石油多支出外汇88亿美元。而且,今年我国仅原油这一种产品的进口就将造成超过3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给我国贸易平衡带来较大压力。"G

2、加大企业成本,压缩利润空间。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必然引起与石油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造成我国企业成本提高,直接给交通运输、冶金、渔业、轻工、石化、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在当前供过于求的国际国内市场上,这些产业因油价上升抬高的生产成本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出去,各行各业的盈利水平就会因此下降甚至导致严重亏损,企业可能收缩生产规模,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会因此下降。-s2 f:

3、增加居民消费支出。个人消费者将直接成为高油价的承受者,今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我国三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明显增加了部分消费者在这方面的支出,并导致部分消费紧缩或消费转移行为的产生。油价上涨已经成为今年家用轿车销售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h6

4、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我国始于去年底的新一轮物价上涨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另一个就是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由于国际油价不断大幅上升的压力,我国已经三次上调成品油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根据2004年5月国际能源署、OECD经济部和IMF经研究部合作研究的报告,如果油价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个百分点。aa

5、恶化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今年以来的高油价,已经对美日欧等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外部需求,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n

但是,高油价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首先,目前的石油价格上涨是各种偶然因素对接而成的结果,不具有长期性特征,油价将回落到一个较适宜的价位。其次,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有助缓解中国石油市场的紧缺现状,缓解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第三,目前我国企业的效益比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化部分高油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今年前7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持了39.7%的利润增速。第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等所占的比重约70%,石油约占23%,不具主导力量。原油、天然气的比重虽然在升高,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影响尚在掌控之中。第五,原油实际交易均价比人们通常印象中的价位要低。一方面,由于部分石油进口合同事先确定了价格;另一方面,大家普遍关注的纽约西德克萨斯原油是油质较好的品种,通常该油价高于欧洲布伦特油价每桶2-3美元,高于欧佩克一揽子油价每桶5-6美元。根据海关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均价为每桶33.8美元,同比增长13%,成品油进口均价同比增长6.1%,远低于同期纽约和欧洲市场21%的涨幅。u]@m1

近期应采取的应对措施4#0P5J

1、将节能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2003年,我国原油、原煤消耗量分别为世界的7.4%、31%,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世界的4%。我国的能耗非常大,能源利用率很低,节能的潜力巨大。面对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冲击,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应将节约能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a=

2、加快国内油品定价市场化步伐。目前国内“中准价格”仍由国家制定,且晚于国际市场一个月,从价格机制上看,中国油市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近日燃料油期货交易的推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但是,燃料油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较小,燃料油期货价格尚无法达到整个油品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作用。而其他油品目前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进行期货交易。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原油需求量不断增加,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以中国在亚洲原油市场所占的份额,推出自己的原油相关品种期货,完全有可能形成标志性的地区市场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因此,我国应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步伐,改变油价涨多降少的状况,进一步规范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出成熟品种的期货交易。]

3、利用部分国债资金开发利用新能源。开发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潮流,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当务之急。我国在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采暖和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方面已经具备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只要适当给予政策支持,有望成为替代能源。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尽量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是我国今后能源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考虑由政府利用部分国债资金,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工作。y .UL

4、加大中国沿海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目前南海、东海地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加大这些地方的勘探力度,可以增加中国石油的自产能力,可以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我国在“搁置争议”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发这些资源;同时,必须保持和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避免恶性石油资源的争夺以及保证海路石油运输的安全。[V

5、在国际油价高涨时尽可能调回海外份额油。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中石油在苏丹、委内瑞拉、秘鲁和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有份额油,已经累计在海外生产原油6000万吨。另外中石化、中海油等中国石油企业也将触角伸向了海外。在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国内进口成本急剧上升之时,应当尽可能地将我国石油企业生产的份额油调回国内,减少从国际市场上直接进口原油的价格风险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油价为什么疯涨?

分两步回答

1)价格变化率指的是一揽子原油的移动平均价的变化率。

2)一揽子原油指的是欧佩克引入的油价机制,包括:

撒哈纳原油(阿尔及利亚)

伊朗重质原油(伊朗)

巴士拉轻质原油(伊拉克)

科威特出口原油(科威特)

锡德尔原油(利比亚)

博尼原油(尼日利亚)

卡塔尔海上原油(卡塔尔)

阿拉伯轻质原油(沙特阿拉伯)

穆尔班原油(阿联酋)

马瑞原油(委内瑞拉)

吉拉索原油(安哥拉)

奥瑞特原油(厄瓜多尔)

求“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资料

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恐怖袭击、罢工、产油国政局动荡等不确定因素频频发生,加上投机商乘机炒作,8月20日国际油价攀升至20多年来的最高位49.40美元,引发各界严重关注。我国经济增长提速导致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进口依赖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供求矛盾异常突出,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那么,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否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高油价还将持续多久?我们又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本文将对此作出分析。6GF/5s

推动国际油价上升的主要因素x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通常情况下,经济衰退时期原油库存的下降对油价支撑作用不大,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则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第五,在经济衰退,原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时,产油国减产措施往往难以起到抑制油价下跌的作用,增产将加速油价下跌;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六,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A-Xa

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分析,主要是以下六个因素作用的结果:h}@>

1、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计,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给能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r

2、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是辅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给量为8270万桶,增长4.2%。其中,欧佩克原油供给量为每日2880万桶,同比增长6.3%。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但是,主要发达国家商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给比较紧张,特别是目前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十分有限,仅存约每天100-150万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员国早已满负荷产油。虽然未出现全球性的供应紧张,但欧佩克产量逼近现有能力极限是确定无疑的,这使得人们对世界原油的供应前景产生担忧。0qp

3、年初欧佩克减产决定火上浇油。今年初,由于欧佩克担心油价会下跌,采取限产保价政策,欧佩克对形势的错误判断使得油市火上浇油。欧佩克于2月10日在部长级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削减原油日产限额100万桶,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应声上扬。虽然欧佩克油价已连续80多个交易日超过28美元的价格控制上限,然而欧佩克非但不启动增产机制,反而每日减产100万桶来保持油价的高位。此外,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因而欧佩克也就少了油价高企冲击世界经济进而造成两败俱伤的担忧,想方设法将油价控制在高位自然成了欧佩克的理想选择。0Tx6

4、美元汇价下跌。从2002年4月份以来,美元持续贬值,虽然近期有所回升,但由于长期以来石油出口主要以美元计价,因此导致石油出口收益大大缩水。一些欧佩克国家认为,美元贬值已经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实际价格下降,已经低于他们坚持的价格底线(25美元)2-3美元。因此,欧佩克国家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早前承诺的“油价连续20日高于28美元时启动自动增产机制”,转而倾向于将油价控制在价格带的上限。QQ93

5、恐怖袭击等不确定因素是短期波动主因。首先,美国对伊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事件接连不断,致使伊拉克局势一直动荡不定,石油出口迟迟难以恢复到战前水平,这给世界石油市场增添了新的阴影。其次,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委内瑞拉国内政局不稳,严重影响到原油的生产和出口。第三,今年5月,俄罗斯政府对尤科斯公司发出追缴巨额欠税最后通牒,尤科斯石油公司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尤科斯公司面临破产威胁,直接影响到石油生产和出口,而尤科斯公司石油日产量为170万桶,占全球总产量的2%。!

6、投机活动为油价飙升推波助澜。石油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以及各种地缘政治冲突频频发生这两种因素为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国际投机商的大肆炒作,增强了人们对国际市场原油供给紧张的心理预期,人为抬高了国际油价。据估计,目前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的交易属于投机行为。根据近期路透社的一份调查显示,分析家们预计投机因素使美国市场的原油价格每桶上涨了8美元左右。a)pB

未来数月国际油价走势的基本判断jHaoW?

对于下一阶段国际油价走向的判断,众说纷纭,但不外乎以下三种看法:一是继续攀升;二是高位运行;三是高位回落。ZpZ3G+

企业界、交易商以及投资分析师等认为,推高油价的一些关键因素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国际油价短期内仍将居高不下。如果发生严重的冲击原油供应的事件,很有可能引发油价在现有价位上再次上涨,并突破每桶50美元的“大关”。一旦市场上缺少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的石油,油价将爆涨到每桶70美元的高位。Y pO

石油公司、产油国等认为,国际油价将高位运行,回落空间有限。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放缓并不会导致油价大幅下跌,因为即使需求放缓供需缺口仍旧很大,油价下跌的空间有限。由于目前OPEC等石油产出地区的产能利用已经基本上饱和,因此油价走低的压力将非常缓和。唯一会推动油价跌势加剧的就是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出现硬着陆,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石油进口大国。|U~kT

部分国际机构认为,国际油价将从目前的高位回落。油价创下近50美元的高峰纪录之后,将在几个月内恢复到每桶30美元左右的稳定水平。一旦目前的动荡情况消失,市场力量最终将使油价稳定下来,并在几个月内恢复到平衡价格。因为实际上世界石油供应增长潜力大于需求,产油国仍有一定增产能力,加之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拥有几十亿桶战略石油储备,许多国家也正在建立战略储备,因此国际石油市场仍有安全空间。i

我们认为,综合分析各方信息,国际油价(WTI)维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的高位运行时间不会太长,年底前有望稳步回落至每桶35美元左右的价位,全年平均约每桶38美元。这个判断基于以下几个原因:H`C9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有放缓的迹象。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向下修订至2.8%,明显低于经济学家3.6%的预期,增幅比一季度减少1.7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步伐也出现了放缓,二季度GDP仅增长1.7%,比一季度减少了3.9个百分点。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中国经济增速也会适度放缓,对石油的需求将会有所减少。因此,在高油价和全球性升息的双重打击下,世界经济增速有可能受到抑制,随之将会减少对原油的需求。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2.6%,比上半年减少0.6个百分点。vG0Oy=

其次,经过一段时期的补充,原油库存有所增加。截至7月底,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达到2.986亿桶,比上年同期提高1840万桶;而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645亿桶。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报告,全球石油库存今年前两个季度分别以每天30万桶和150万桶的速度上升。B~=a

第三,目前影响国际油市的几大不确定性因素有望缓解。一是随着伊拉克恢复主权,有助于国内重建进程和国内局势的缓和,稳定的国内环境是伊拉克向国际市场供给原油的前提条件。二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全民公决中获胜,将继续执政至2007年1月任期结束,这将有助于缓和委内瑞拉国内动荡局面,保证原油正常生产及出口。三是不管是被国有石油公司收购、外资参股,或是破产,历经近一年的俄罗斯尤科斯事件在近期将会有个了结。"H

第四,前期介入油价炒作的国际投机机构的高位获利了结,也将促使油价振荡走低。'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m;S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而且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实质性转变,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单位能耗的GDP产值过低;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石油市场体系,贸易方式单一,定价机制僵硬,市场反应缓慢。毫无疑问,国际油价不断飙升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高油价不仅增加外汇支出、加大企业成本、增加居民消费支出,而且将会加剧通胀压力。但是,目前高油价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n

国际油价攀升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qR+

1、增加外汇开支,加大外汇平衡压力。初步预计,今年平均每桶原油价格估计为每桶38美元左右,与去年28美元的均价相比,每桶上涨达10美元。预计我国全年将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折合约8.8亿桶。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每桶上涨达10美元将直接导致中国全年购买石油多支出外汇88亿美元。而且,今年我国仅原油这一种产品的进口就将造成超过3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给我国贸易平衡带来较大压力。"G

2、加大企业成本,压缩利润空间。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必然引起与石油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造成我国企业成本提高,直接给交通运输、冶金、渔业、轻工、石化、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在当前供过于求的国际国内市场上,这些产业因油价上升抬高的生产成本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出去,各行各业的盈利水平就会因此下降甚至导致严重亏损,企业可能收缩生产规模,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会因此下降。-s2 f:

3、增加居民消费支出。个人消费者将直接成为高油价的承受者,今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我国三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明显增加了部分消费者在这方面的支出,并导致部分消费紧缩或消费转移行为的产生。油价上涨已经成为今年家用轿车销售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h6

4、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我国始于去年底的新一轮物价上涨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另一个就是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由于国际油价不断大幅上升的压力,我国已经三次上调成品油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根据2004年5月国际能源署、OECD经济部和IMF经研究部合作研究的报告,如果油价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个百分点。aa

5、恶化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今年以来的高油价,已经对美日欧等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外部需求,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n

但是,高油价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首先,目前的石油价格上涨是各种偶然因素对接而成的结果,不具有长期性特征,油价将回落到一个较适宜的价位。其次,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有助缓解中国石油市场的紧缺现状,缓解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第三,目前我国企业的效益比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化部分高油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今年前7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持了39.7%的利润增速。第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等所占的比重约70%,石油约占23%,不具主导力量。原油、天然气的比重虽然在升高,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影响尚在掌控之中。第五,原油实际交易均价比人们通常印象中的价位要低。一方面,由于部分石油进口合同事先确定了价格;另一方面,大家普遍关注的纽约西德克萨斯原油是油质较好的品种,通常该油价高于欧洲布伦特油价每桶2-3美元,高于欧佩克一揽子油价每桶5-6美元。根据海关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均价为每桶33.8美元,同比增长13%,成品油进口均价同比增长6.1%,远低于同期纽约和欧洲市场21%的涨幅。u]@m1

近期应采取的应对措施4#0P5J

1、将节能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2003年,我国原油、原煤消耗量分别为世界的7.4%、31%,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世界的4%。我国的能耗非常大,能源利用率很低,节能的潜力巨大。面对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冲击,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应将节约能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a=

2、加快国内油品定价市场化步伐。目前国内“中准价格”仍由国家制定,且晚于国际市场一个月,从价格机制上看,中国油市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近日燃料油期货交易的推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但是,燃料油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较小,燃料油期货价格尚无法达到整个油品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作用。而其他油品目前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进行期货交易。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原油需求量不断增加,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以中国在亚洲原油市场所占的份额,推出自己的原油相关品种期货,完全有可能形成标志性的地区市场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因此,我国应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步伐,改变油价涨多降少的状况,进一步规范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出成熟品种的期货交易。]

3、利用部分国债资金开发利用新能源。开发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潮流,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当务之急。我国在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采暖和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方面已经具备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只要适当给予政策支持,有望成为替代能源。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尽量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是我国今后能源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考虑由政府利用部分国债资金,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工作。y .UL

4、加大中国沿海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目前南海、东海地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加大这些地方的勘探力度,可以增加中国石油的自产能力,可以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我国在“搁置争议”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发这些资源;同时,必须保持和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避免恶性石油资源的争夺以及保证海路石油运输的安全。[V

5、在国际油价高涨时尽可能调回海外份额油。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中石油在苏丹、委内瑞拉、秘鲁和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有份额油,已经累计在海外生产原油6000万吨。另外中石化、中海油等中国石油企业也将触角伸向了海外。在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国内进口成本急剧上升之时,应当尽可能地将我国石油企业生产的份额油调回国内,减少从国际市场上直接进口原油的价格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而且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实质性转变,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单位能耗的GDP产值过低;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石油市场体系,贸易方式单一,定价机制僵硬,市场反应缓慢。毫无疑问,国际油价不断飙升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高油价不仅增加外汇支出、加大企业成本、增加居民消费支出,而且将会加剧通胀压力。但是,目前高油价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

国际油价攀升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外汇开支,加大外汇平衡压力。初步预计,今年平均每桶原油价格估计为每桶38美元左右,与去年28美元的均价相比,每桶上涨达10美元。预计我国全年将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折合约8.8亿桶。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每桶上涨达10美元将直接导致中国全年购买石油多支出外汇88亿美元。而且,今年我国仅原油这一种产品的进口就将造成超过3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给我国贸易平衡带来较大压力。"G

2、加大企业成本,压缩利润空间。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必然引起与石油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造成我国企业成本提高,直接给交通运输、冶金、渔业、轻工、石化、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在当前供过于求的国际国内市场上,这些产业因油价上升抬高的生产成本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出去,各行各业的盈利水平就会因此下降甚至导致严重亏损,企业可能收缩生产规模,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会因此下降。

3、增加居民消费支出。个人消费者将直接成为高油价的承受者,今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我国三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明显增加了部分消费者在这方面的支出,并导致部分消费紧缩或消费转移行为的产生。油价上涨已经成为今年家用轿车销售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

4、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我国始于去年底的新一轮物价上涨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另一个就是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由于国际油价不断大幅上升的压力,我国已经三次上调成品油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根据2004年5月国际能源署、OECD经济部和IMF经研究部合作研究的报告,如果油价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个百分点。

5、恶化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今年以来的高油价,已经对美日欧等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外部需求,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n

但是,高油价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首先,目前的石油价格上涨是各种偶然因素对接而成的结果,不具有长期性特征,油价将回落到一个较适宜的价位。其次,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有助缓解中国石油市场的紧缺现状,缓解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第三,目前我国企业的效益比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化部分高油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今年前7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持了39.7%的利润增速。第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等所占的比重约70%,石油约占23%,不具主导力量。原油、天然气的比重虽然在升高,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影响尚在掌控之中。第五,原油实际交易均价比人们通常印象中的价位要低。一方面,由于部分石油进口合同事先确定了价格;另一方面,大家普遍关注的纽约西德克萨斯原油是油质较好的品种,通常该油价高于欧洲布伦特油价每桶2-3美元,高于欧佩克一揽子油价每桶5-6美元。根据海关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均价为每桶33.8美元,同比增长13%,成品油进口均价同比增长6.1%,远低于同期纽约和欧洲市场21%的涨幅。

近期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将节能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2003年,我国原油、原煤消耗量分别为世界的7.4%、31%,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世界的4%。我国的能耗非常大,能源利用率很低,节能的潜力巨大。面对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冲击,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应将节约能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

2、加快国内油品定价市场化步伐。目前国内“中准价格”仍由国家制定,且晚于国际市场一个月,从价格机制上看,中国油市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近日燃料油期货交易的推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但是,燃料油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较小,燃料油期货价格尚无法达到整个油品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作用。而其他油品目前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进行期货交易。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原油需求量不断增加,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以中国在亚洲原油市场所占的份额,推出自己的原油相关品种期货,完全有可能形成标志性的地区市场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因此,我国应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步伐,改变油价涨多降少的状况,进一步规范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出成熟品种的期货交易。]

3、利用部分国债资金开发利用新能源。开发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潮流,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当务之急。我国在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采暖和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方面已经具备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只要适当给予政策支持,有望成为替代能源。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尽量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是我国今后能源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考虑由政府利用部分国债资金,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工作。

4、加大中国沿海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目前南海、东海地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加大这些地方的勘探力度,可以增加中国石油的自产能力,可以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我国在“搁置争议”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发这些资源;同时,必须保持和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避免恶性石油资源的争夺以及保证海路石油运输的安全。

5、在国际油价高涨时尽可能调回海外份额油。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中石油在苏丹、委内瑞拉、秘鲁和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有份额油,已经累计在海外生产原油6000万吨。另外中石化、中海油等中国石油企业也将触角伸向了海外。在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国内进口成本急剧上升之时,应当尽可能地将我国石油企业生产的份额油调回国内,减少从国际市场上直接进口原油的价格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始于2007年下半年,到现在已过一年有余,其效应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短期效应;第二阶段为中期效应;第三阶段为长期效应。按照次贷危机阶段划分,全球经济目前正处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围绕这一问题,讲一讲次贷危机各阶段的主要特征,穿插分析全球经济的现状及前景,以及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短期内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和严重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一)次贷危机在短期内显现出的主要特征

1.政府干预使金融市场恐慌得到初步遏制

次贷危机发生之初的主要表现是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严重的流动性短缺。为了遏制流动性短缺波及到整个金融市场,造成金融危机,发达国家政府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干预。首先是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其次是降息,再次是减税。美国政府甚至进行了二战以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系列行政干预。政府的一揽子干预,基本上把次贷危机最初阶段的流动性危机化解。

2.防止金融危机成为优先目标

货币管理当局在控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物价稳定等目标时,首要的应是遏制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但是,在次贷危机第一阶段,遏制通货膨胀成为次要目标,防止整个经济滑入金融危机成为首要目标。

3.房地产市场持续恶化

2005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调整,到2007 年下半年诱发了次贷危机。截至今年7月,房屋开工率在继续下降,房屋的销售情况继续恶化。国内国际对于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判断分歧非常大,大多数国际机构和私人商业机构认为,今年底或明年初有可能触底,但触底不一定反弹。

4. 短期内发生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次贷危机第一阶段对实物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金融渠道向实体经济的传递,最直接表现为金融市场上的信贷紧缩。衡量市场信贷紧缩的诸多指标中,重要的是公司债券收益率和政府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别。差别越大,表明公司债券风险越高;公司债券的收益率和政府债券收益率继续扩大,表明金融市场紧缩趋势仍然在继续恶化。但去年10月作出 “短期内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和严重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的结论,现在来看仍可坚持。

(二)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短期影响

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出现了负增长。今年,继第一季度出现0.9%的低速增长后,二季度又出现3.3%的高增长。这主要是美联储在背后干预的结果,其中减税是最主要的促进因素。减税使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进而刺激了消费,这是美国私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短期的经济刺激,尤其像减税,一般持续6~8个月,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到第三季度减税效应有可能消失,私人消费投资在第三、第四季度会进一步下降。

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家庭可支配实际收入急剧上升。7月份开始有下滑趋势。实际上美国通过金融渠道投资为经济增长的贡献,1~3季度一直为负数。而促进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高速增长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出口高速增长,达到3.1%;二是消费。鉴于减税效应将逐步消失,美元汇率出现了触底,对欧元、对日元汇率正在回升,因此美国经常账户贡献度会减少。今年三四季度和明年初,仍然不排除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

与实物经济相比,在虚拟经济方面,首先表现为金融流动性短缺、信贷紧缩,现已波及到证券市场出现下降,但和我国股市相比幅度不大。

二、次贷危机将使通货膨胀风险加大

次贷危机中期,突出特征是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今年7月,美国消费价格指数达到5.5%,核心消费物价指数扣除能源、农产品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并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说明美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来自外部的传递,包括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引发的。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也是这样,欧洲中央银行认可的欧元区核心消费物价指数是2%,超过2%就会危害整个经济的发展。

日本经济受长期以来通货紧缩的困扰,最近也出现了上涨,虽然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刚刚过零,但截止到今年6月,名义消费物价指数已接近1.9%。因此,目前和下一阶段全球通货膨胀趋势将会继续加强。原因有多种,一是经济自身,更主要的是和全球农产品、大宗商品以及能源价格上涨紧密联系。因此,防止通货膨胀将是发达国家的首要政策目标,有可能提高利率。

究竟是经济衰退的风险大、还是通货膨胀的风险大。如果能确认经济衰退的风险不大,治理通货膨胀也就是维持物价稳定。在过去20年间,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是维护物价稳定。正是基于这一点,才使低物价保持下来。如果各国中央银行把通货膨胀目标放在次要地位,便有可能出现成本上升,由此,就会像上世纪70年代能源价格上涨或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时,公众为保证利益要求提高工资。各国中央银行决不会冒此风险把过去20年来所建立的信誉毁于一旦,当实物经济处在稳定状态,治理通货膨胀就会是优先目标。

我们认为,次贷危机中期对实物经济的影响将逐渐从投资领域,即金融领域扩展到私人消费。因为,次贷危机的影响在第一阶段更多是流动性短缺,到第二阶段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下跌,个人的消费支出,个人的收入,证券市场的下跌,通过财富效应将会影响到个人收入,以及个人预期的收入,进而将使个人的消费欲望降低,私人消费放慢,进而通过这个渠道影响到实体经济。美国经济是由70%私人消费拉动的,因此,一旦私人消费出现了问题,美国经济放慢或者衰退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今年7月,美元汇率走强,人们似乎看到美元触底,但又很难判断美元已经由此出现上升周期。这种情况与美国、日本、欧元区三大经济体走势相关。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高达3.3%的情况下,欧元区经济和日本经济出现了负增长。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以及美国次贷危机风险初步遏制的预期,使得人们开始看好美元。但是,由于美国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所以美元走强的趋势能否顺利出现V字形反转,现在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次贷危机中期效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向这方面发展。

总体来看,在未来一年到一年多中期阶段中,整个发达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实体经济的走势不容乐观,最直接的逻辑是说,发达国家要治理通货膨胀就必然提高利率、紧缩货币,这对实物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三、影响未来全球经济走势的主要因素

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泡沫经济所不同的是,基于市场经济自身发展,次贷危机亦逐步地发展、演变形成。从房地产市场的最初繁荣诱发信贷紧缩,信贷紧缩逐渐波及到证券市场,再波及到实物经济,这是典型的、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因此,它的恢复必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和20年前发达国家放松金融业管制密切相关的。由于放松管制,使得银行以所谓金融创新作为在国际金融市场赚钱的主要手段,从而使得银行通过资产的证券化,人为地把风险压低。相应的信用评级机构把房地产贷款发行风险级别提高,显然是和该机构行为无人监管或是监管不利联系在一起的。

做企业的都知道,风险在金融市场上和价格连在一起,风险降低了,也就是风险定价低了,如果回到正常的价格水平上,风险定价上融资成本就会上升。过去20年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之所以能够实现通过负债消费,很重要的原因是全球金融市场融资成本非常低。目前,全球的融资成本正在上升,如果使金融自由化风险回归到正常水平,由此有可能会影响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负债消费模式。过去2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就是美国强劲的国内需求。我国的大量出口就是靠美国经济需求拉动的,即使出现微小的变化,对全球经济增长,对中国的经济出口增长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未来全球经济的走势,除了受次贷危机影响外,还有几个因素值得高度关注。

第一,房地产与次贷危机向欧洲国家蔓延。近年来,欧洲国家最具有增长活力的英国、冰岛、爱尔兰、西班牙,背后的支撑都是靠房地产。今年第二季度以后,原来房地产价格上涨特别疯狂的欧洲国家,已经出现了调整的趋势,会不会重蹈美国次贷危机覆辙?这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如果重蹈美国次贷危机覆辙,欧洲经济就有可能出问题。然而,这些国家的房地产并不像美国靠资产证券化发展,更主要的是欧洲国家,如德国没有太严重的房地产泡沫问题。所以,只要德国经济不出大问题,欧洲经济、房地产和次贷危机蔓延的风险就不会太大。

第二,全球利率呈缓慢上升趋势。次贷危机中期后,发达国家将会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的目标,为此,将会提高或至少不再降低利率,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将会是全球性的金融利率走势。到现在为止,一切新兴市场经济体,包括印度、韩国,已经开始进入体系过程中,欧洲中央银行已经提高一次利率,只有美联储在观望。总体来说,全球利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呈缓慢上升趋势。

第三,未来高油价走势仍呈常态。目前,国际上对于油价走势的看法分为两大阵营,且分歧很大。油价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从100美元以下上升到147美元的疯狂上涨。对此,发达国家成员将其归结为供求失衡。从供给方来看,欧佩克供给不足,因此国际能源组织一直让欧佩克增加产量;从需求方来看,中国、印度等国家需求过于旺盛,正是由于供求失衡,导致这一轮油价的上涨。而发展中国家和欧佩克成员认为,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投机造成的。7月份,油价从147美元跌到110多美元,跌幅高达20%,全球供给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显然金融市场投机论更有说服力。

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油价有可能下降,但绝不可能回到最初状态,高油价仍然是常态。只要跌破100美元,欧佩克国家有可能出现限产措施,考虑到目前欧佩克全球能源价格控制越来越强、供求差额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如果出现限产,完全可以主导未来油价的走势。所以,有可能在未来还维持在100美元,或在100美元上下继续波动。

四、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1. 出口增速放慢

使出口增速放慢的因素有国际与国内两种。国际因素与美国、欧洲、日本经济增长率放慢有关系。但是,还要关注国内因素。最新海关统计,前不久中国在一些主要贸易市场上的份额出现下降趋势,这是值得高度关注的现象。因为,仅仅是周期性的下降不用担心,待走出低谷,增长率自然就回升了,这是无法干预的。但是,份额下降说明出口竞争力出了问题,而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出口退税率在降低,《最低工资法》使工资水平上升,治理污染、降低能耗等措施叠加在一起正在对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围绕出口增速问题,更需要关注国内问题,即国际外部需求变化出现下降,是我们控制范围之外的事,但企业如何应对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竞争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情况下,出口竞争力出现下降,即使在未来经济复苏过程中,仍然有可能面临非常被动的局面。

2.通货膨胀输入压力加大

过去几个月,中国通货膨胀在迅速上涨,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国际因素。这对西方国家来说,他们不太担心,因为他们更关注的是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在经济学中,只有核心消费物价指数过高,才真正体现经济过热,如果仅仅是名义上的CPI过高,只是外部冲击,待周期性的回落之后就正常了;但是中国不一样,因为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因素造成的,只要涨价老百姓就反对。因此,中国政府面对CPI和国外政府面对CPI的困境完全不一样。我们面对的通货膨胀,即使是输入型的,压力亦非常大。未来一段时期内,如果再考虑到国际经济过热的双重压力,宏观经济政策的压力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3.对资本市场的心理冲击

中国的资本项目、资本流动没有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股票市场在过去几个月中出现股灾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股票市场的跌幅,美国不到15%,而我国是60%多,全球第一,很显然这和心理冲击是有关系的。之所以造成心理冲击,这和改革开放30年期间经济没有遇到大的冲击有关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由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很低,我们很容易应对过去了;而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波动在全球经济互动的格局下,使人们突然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因此对中国的冲击更多地是心理上反映过度的现象。

4.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与热钱流动

在早期,我们更多的担心是源源不断地热钱流入,而近期开始担心热钱流出怎么办?如果热钱大量流出,要看是持续性的还是短期的,如果是持续性的,短期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比热钱流入还要可怕,如日本经济当初就是因为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即以热钱流出为导火线,导致资本泡沫崩溃,形成长达15年的经济衰退。

在美元汇率和热钱流出的大环境下,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仍然存在。尽管国际上认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大致已经接近均衡汇率,人民币兑日元、欧元,尤其兑欧元升值的幅度并不大,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了百分之二十几,这对欧盟压力越来越大。未来一段时期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不大,兑欧元不排除继续升值的可能。

5.外汇储备保值和升值的风险在加大

目前,有10余万亿人民币投资的保值和升值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过去两年中,很多人提出面对全球资产价格泡沫的崩溃以及全球经济衰退低迷的状况,可以利用有利时机把资产投出去赚大钱、抄底,实际运行的结果,抄底的风险仍然非常大。最明显的是两房投资,美国公布了中国在两房债券投资中高达3000多亿元,但到现在说不清是在美国房地产调整前进入的,还是2007年次贷危机前后进入的,这反映出我们对全球经济以及全球经济金融风险估计还有很大问题。更重要的是,像对黑石的投资,以及正在进行中的投资,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必须有充足的风险意识。

换句话说,即使在全球经济低迷、全球经济泡沫崩溃的情况下,投资海外也并非遍地是黄金,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是外汇储备增值和保值的重要内容。此外,在运用外汇储备进行大规模对外投资时,我们还可能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制度约束。虽然他们在喊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但真正到中国大规模主权基金对外投资进入时,他们将有各种各样的限制,且不说金融领域会限制,即使进入实物领域,仍然会有非常多的限制,如何应对保值升值的风险,这是新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摘编自作者在2008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