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可一世的大卡扎菲,是如何把五常轮流得罪一遍的?

2.2011年利比亚骚乱的骚乱持续

3.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

4.有人了解利比亚的情况吗?任何情况我都想晓得,谢谢!

5.关于利比亚现在的局势的几个问题和尼日利亚在此问题上的利益

6.如何理解美国原油库存变化与油价的关系?

不可一世的大卡扎菲,是如何把五常轮流得罪一遍的?

美国利比亚原油价格-利比亚汽油价格

可见, 在人生五福中"考终命"也就是"落得好"最为重要 。正如马未都先生早前所言:"人生,最大的福分莫过于善终"。

不过普通人想要得到这个待遇还是很容易的,而那些叱咤风云的枭雄却很难平安落地。 比如曾经在非洲不可一世的大卡扎菲 ,他去世后曝尸街头,尸体还遭到了侮辱。

卡扎菲在1942年出生于利比亚的一个贝都因人部落,这个部落是也门人与当地土著结合的后裔,因为人数较少, 所以在整个利比亚都是弱势群体

卡扎菲的父亲是个普普通通的牧羊人 ,这个家庭也属于特困阶层,卡扎菲上小学时都交不起住宿费,只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挤在水泥地板上。至于吃饭的问题,就只能每日到附近的清真寺去等待布施。

这段艰苦的岁月,也磨炼了卡扎菲的毅力, 令其燃起了一颗向上爬的决心 。卡扎菲在上中学时,就展现出了惊人的领导天赋,他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第一小组",并与那些"泛阿拉伯主义分子"往来密切,经常组织上街参与反对以色列的游行。

1962年,卡扎菲顺利进入班加西军校,在那里他每日刻苦的锻炼,一心想着要 成为改变整个国家命运的英雄

毕业以后,卡扎菲又前往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学习通讯兵技术,回到利比亚时,俨然已经成为了素质过硬的合格军人。

卡扎菲的身上似乎天生带着领导魅力,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呼百应。回国以后,眼见伊德里斯一世年迈昏聩,对于朝政不闻不问,国家极度腐败,残酷剥削百姓。

卡扎菲应时成立了"自由军官"组织 ,他们要等待时机,推翻独裁统治,建立政教合一的民主国家。

在1969年的8月31日, 卡扎菲与自己的几名部下从班加西出发 ,秘密的把装甲部队开进的黎波里。

不得不说,他还是有一定军事才能的,居然以少胜多的顺利拿下国王卫队。同时,他来到电视台,对着全国民众宣布自己政变成功。

这份魄力,这份勇气,的确令人信服。 上台以后的卡扎菲就像变了一个人 ,他将军队的指挥权与国家的最高权力融为一体,自己担任起了革命委员会主席,又通过经济改革的方式,逐年提高税负,同时利用特权提高贝都因人在利比亚的地位。

国内反对的呼声高涨, 使得卡扎菲愈发的反感 ,他习惯于将坦克开进城市,来镇压那些"分子"。此外,他的私生活也是异常奢靡,比起利比亚下台的国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卡扎菲组建了一支美女护卫队, 这支亚马逊护卫队都是由处女组成 ,每个晚上都有乌克兰女护士在一旁侍寝。因为喜欢足球,他还成为了尤文图斯的股东。

对于那些因为受不了其统治而出逃之人,卡扎菲不惜重金高价悬赏他们的人头,颇有些恐怖分子的意味。

在2010年的联合国安理会上, 众多成员国提出对卡扎菲予以军事打击 。而美国、英国还有法国投出了赞成票,中国和俄罗斯则选择弃权。这是安理会中,为数不多的五常意见能够基本统一的时刻。

随即在次年, 北约的飞机就开入了利比亚 ,而美国又扶持利比亚反对派,对卡扎菲开展地面打击。

最终,在九年前的10月20日,卡扎菲身中数枪而亡,他的遗体还被挂起来让众人参观。那么,卡扎菲究竟是如何把五常轮流得罪一遍的呢?

先说英国, 那里有很多报刊公开批评卡扎菲的独裁主义 。而卡扎菲是怎么做的呢?他指示人在伦敦的报亭旁边投掷炸弹。而那些流亡到英国的利比亚人,都被卡扎菲秘密派遣军队逐一谋杀。

此外,在1984年卡扎菲亲自下令让利比亚驻伦敦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拿着机枪扫射和平示威的群众, 而英国的某位女警察还遭到了公开处决

有着"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开始支持美国对利比亚的轰炸。卡扎菲还在英国炮制了 洛比克空难 ,导致270人亡,国际 社会 将其定性为恐怖袭击。

在这架飞机上,有美国人、英国人还有法国人。所以,卡扎菲是一次性得罪了三个常任理事国。

美国的前总统里根和小布什, 都曾公开指责利比亚的流氓行径 ,为求自保,卡扎菲只能选择放弃发展核武器。

有人觉得,卡扎菲之所以被灭,就是因为没有核武器。可试想,这样一个国家的狂人拥有如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世界将不得安稳。

卡扎菲意图向美国递交"投名状" ,所以在巴基斯坦的核问题上,屡次试图将视线转移到中国,而美国对此并不领情。

在2009年的联合国大会上, 卡扎菲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所有人都穿的体体面面,言行举止都很得体,只有他穿的邋里邋遢,还发表了长达94分钟的演讲《革命事业的领袖兄弟》,以至于同步翻译的工作人员都几近崩溃。

此外,再说俄罗斯。当年车臣战争时期,俄罗斯打得如此艰难, 可卡扎菲还是源源不断的向车臣提供武器装备 ,让俄罗斯十分的恼火。

同时,卡扎菲和肯尼亚、科特迪瓦、塞内加尔以及南非等国家联合企图弄一个"合众国",自己则是"非洲之王"。这一下,把法国、美国还有英国和俄罗斯,都得罪了一遍。

他曾经提出要限制利比亚的石油出口量, 导致众多POEC国家随着一同提升了原油价格 。所以,当年在提出攻打利比亚时,五常国家没有一个反对。而当卡扎菲已经落寞时,中俄两国又先后承认了利比亚过渡委员会的地位。

可以说,卡扎菲是一个"政治狂人"。 他丝毫不在乎国际礼仪 ,也肆意的践踏其他国家尊严,完全不将其他国家放在眼里。

上述只是一些卡扎菲得罪五常的具体表现形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卡扎菲之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又能给世人怎样的启示?

首先,是卡扎菲的不自量力。 他不可能不知道那些国际礼仪 ,只是表现得满不在乎。他的种种作为都表示,他不愿意跟着主流 社会 "玩",而是要在非洲建立一个"合众国",自己当非洲独一无二的老大。

显然, 五常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其一,每个国家在非洲都有自己的利益,若是都归属于卡扎菲这个狂人统治,那么自己的利益必定受到损害;其二,卡扎菲的梦想如果真的实现,必将对欧洲国家造成威胁。

而卡扎菲还没有实现非洲合众国的梦想之前,就如此的狂悖,如果真的让他阴谋得逞, 那其他国家定不会有好日子过 。因此,还是防患于未然,先行将其铲除掉。

同时, 卡扎菲不论是焚烧美国大使馆 ,还是制造空难,亦或者是派人去伦敦搞暗杀,都公然违反了国际法,也践踏了他国的主权和尊严,充分的展现了其"反人类"的本质。

其次,失道者寡助。 卡扎菲对内实行残暴统治 ,量利比亚之国力,满足一己之私欲,使得利比亚国民民不聊生,无以为继,所以国内反对他的呼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对外卡扎菲如此的狂妄, 完全不将五常放在眼里 ,那么等其真的羽翼丰满了,就会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其实如果卡扎菲真的是一个明君,国内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反对势力,而境外势力也就无从入手。

如果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谁又愿意自己的故土沦为战争的废墟 。卡扎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都没有好下场。

国内有很多阴谋论者, 也有很多卡扎菲的崇拜者 ,可一个有什么好敬佩的?只因为他是反美斗士?但他有很多的行为,都是在向美国靠拢,只不过美国不愿接纳罢了。

如果让那些卡扎菲的所谓"粉丝",生活在他治下的利比亚,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为自己当初的愚昧而悔恨

再次,卡扎菲触及到了五常的根本利益。五常大国除了俄罗斯以外,都是很大的原油进口国。 而卡扎菲想用石油来扼住其他国家的命运咽喉 ,试问哪个国家能够接受。

原油价格上涨倒是对俄罗斯有不少好处,但它也不愿意被这个小国牵着鼻子走。

总而言之, 卡扎菲的种种行为都不得人心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是全民公敌般的存在。

不论是其治下的百姓还是时刻受到威胁的其他国家国民,都对其恨之入骨。所以,他也算是得其所,没有可怜的必要。

2011年利比亚骚乱的骚乱持续

利比亚武装冲突不断升级,抗议活动从东部城市班加西蔓延到了首都的黎波里。据阿拉伯电视台报道,的黎波里的一幢中央政府大楼2月21日着火。一位目击者对美联社表示,周日晚间利比亚总统卡扎菲之子赛义夫发表电视讲话时,示威者与武装人员在的黎波里绿色广场中心和附近爆发冲突,冲突一直持续到周一黎明。

据美联社报道,目击者称,狙击手向试图占领广场的人群开火,卡扎菲支持者则驱车穿梭广场,射击和驱逐示威者。黎明前,示威者占领了两个国家频道的办公室。

利比亚政局动荡推高油价

由于利比亚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第八大石油生产国,因此成了中东动荡局势的焦点。这个北非国家拥有非洲大陆最多的原油储藏量,每天可出产160万桶原油,相当于美国原油消费量的8%。

中金公司20日发布研究报告称,中东紧张局势的继续扩散将推升原油价格。据报道,卡扎菲之子警告说利比亚内战会危及国家石油利益后,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上升了2.5个百分点。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主席称,并无相关信息表明原油生产会中断。但半岛电视台早前报道说,因为工人罢工,利比亚的纳福拉油田 (Nafoora)已经停止产油。

卡扎菲之子谴责西方煽动内乱

赛义夫在讲话中谴责西方媒体利用游行煽动利比亚内乱。他说,目前一些分裂势力试图取得利比亚东部及班加西等地区的控制权。

同时,赛义夫否认卡扎菲离开利比亚的报道,称他父亲仍在的黎波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曾称卡扎菲已离开利比亚,前往委内瑞拉,但并没有说明卡扎菲离开的原因。美联社报道称,赛义夫起誓说他的父亲和安全部队将战斗至“最后一颗子弹”。

专家称和平妥协可能性低

目前,已发表声明,谴责利比亚、巴林和也门政府对平民抗议活动使用暴力,英国、法国和欧盟则敦促利比亚政府保持克制。

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殷罡对利比亚的局势发展并不乐观。他对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卡扎菲实行的是“部落酋长”式的统治,在他统治下利比亚民主进程并无实质性进展。民众抗议示威是在发泄心里积聚已久的不满,但是从卡扎菲之子表态的强硬立场来看,双方矛盾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基本丧失了和平妥协的方式,预计会发生更多流血事件。

利比亚最高***卡扎菲执政 42年,是阿拉伯国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卡扎菲1942年出生于地中海沿岸城市苏尔特以南的一个游牧家庭。 1969年,卡扎菲秘密成立 “自由军官组织”并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

前几年,中东局势越来越混乱,各中东国家都受到不小牵连。利比亚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威胁。下面是由我分享的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希望对你有用。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1 :北约美国首军事政治联盟美国联合盟国运用北约组织道义上分担压力表明仅仅我美国意思还有多国家所谓法则众啊。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2 :美国现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而且深陷阿富汗泥潭兵力和财力相对有些力从心美国亲自上阵同时拉拢自己几小弟做打手自己分担军费和海湾战争时期伎俩出辙。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3 :利比亚直美国眼钉处处和美国作对对于样千载难逢除掉反美政权建立亲美政权机会美国岂能放过。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4 :利比亚石油相信用多解释了哪里有石油哪里有美国军队身影。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5 :战争对别国家来说劳民伤财工程对美国来说更机会美国靠开动战争机器来断刺激军工企业发展军工企业提供了源源定单美国乐于战争原因。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6 :世界石油大部分控制权都掌握美国资本下战争响油价窜天飞国石油消耗大国对石油对外依存度占全部消耗量半上国经济会因石油价格暴涨而受拖累。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7 :利比亚属于东国家也地处北非地缘战略位置重要既震慑了伊朗分裂了阿盟支持了色列(美国金融犹太人居于领导地位)又争夺非洲片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大陆上打下了楔子谓石多鸟啊) 。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8 :现世界焦点都聚焦日本地震(核泄露)问题上客观上攻打利比亚分担了舆论压力时机赶比较巧 。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9 :美国之所屹立于世界倒凭借军事霸权(超强军事势力从常规战略核武器都世界领先海外还有大量军事基地十几艘航母全世界要地驻扎具备全球打击能力)经济霸权(美国虽虚拟经济占了大比重实体经济结构基本上军工航空航天生物化学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尖新技术产业而把落产业淘汰给世界进行转移)政治霸权(联合过常任理事国还有军事政治联盟等例北约有大语权)金融霸权(特别货币霸权用几乎白纸价格近乎无偿占有世界资源和商品)其美国军事霸权和金融霸权关键美国近几十年来历次战争表面看争夺石油其实重要还维护其美元全球货币地位每次战争美元会坚挺特别美元现滥发阶段美国需要次战争力挺美元地位曾经欧盟成立时欧元推出对美元造成了大冲击美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痛击了欧元。

 言而总之美国首北约部队出兵利比亚根本上出于利益和全球战略考量美国实现其全球帝国战略偶步(利比亚内乱引发从外部来看比较偶)必培植色列东地区陷入混乱对峙局面控制资源遏制新兴国家崛起通过战争刺激国家经济强化军工机器维护其美元地位其国家持续战略部分(当油价高涨暂时便宜了俄罗斯俄罗斯石油出口增长强劲对于美国全球战略考量来说来说美国自身评估利大于弊 )。

 美国控制世界金融体系,石油价格完全操纵在美国手里。美国人才没必要为几桶石油打仗。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美国的石油价格主要是美国的燃油税等,原油价格按照加仑算几乎变化不大。打利比亚,我认为是,秩序二字,也就是道义,虽然不能说西方国家有多纯洁,但他们就是站着大义,如今可以说是世界无义战。利比亚的行为就是在挑战希腊文明建立的秩序。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次武装攻击利比亚的主力是英法和西欧国家,因为利比亚的石油出口主要是到欧洲的,美国在北非有尼日利亚等国家有石油供应,也就是说利比亚的局势对美国的影响是小于欧洲的,但是英法决定开打了,美国作为北约的头头,必须要跟几个小弟表示表示,更重要的是利比亚局势已经恶化下去美国就不得不插手以争取在混乱的局势中掌握主动权从中攫取点额外的利益。

 不是美国打,是联合国打,并且说打也不合适,是保护平民,这个 故事 让党国喉舌宣传的挺狗血,其实事实很简单,利比亚人民不满抗议,卡扎菲,联合国授权保护平民,联军进驻摧毁利比亚武装力量。美国要不要出兵,那是美国国会的事,如果直接插手,无异于抱薪救火。相信美国国会和智囊团不会做出糟糕的选择。

 美国现在直接插手利比亚是非常愚笨的做法,现在形势下,利比亚哪些是要求?民主?的先进群众,哪些是试图趁乱夺权的其他势力,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以后的利比亚局势。美国现在插一脚,会被指为试图控制利比亚石油资源,从而严重激化美国与该地区势力间矛盾,搞不好会再整出个?索马里?。或者被发动圣战成为又一个?阿富汗?。他们扛着联合国安保的旗帜,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 口号 ,其实他们到是希望世界越乱越好,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打半个地球的敌人,要把强大的形象刻印在地球人心中,所以想打谁就打谁,其次混水摸鱼,安保的同时捞笔工业资源,说不好还会永久占领这个国家成为他们的领地,911事件后美国人便把伊拉克阿富汗打得国不像国,人不像人,资源都被抢干净了。

有人了解利比亚的情况吗?任何情况我都想晓得,谢谢!

利比亚?

——白种人居住的地方?

--------------------------------------------------------------------------------

利比亚全称"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位于非洲北部, 北临地中海。①利比 亚一词源于希腊语,是"白种人居住的地方"之 意,以区别撒哈拉(黑种人居住的地方)。利 比亚一名非常古老,早 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象形文字就有记载。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 赛》中曾提及,但仅指埃及以西的整个北非或泛指整个非洲大陆。约 在300年,戴克里先皇 帝在昔兰尼加北部建立上利比亚省和下利比亚 省。此名一向被作为的黎波里或柏柏里亚的地 理别名,泛指北非中 部。到1934年,意大利侵占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后,两省合称 为 利比亚殖民地。②此名原是住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以西的沙漠部落 名称,称来布人(Lebu)或赖 布人(Rebu),后希腊人把所有的北非人, 除埃及人外,统称为利比亚人。现名为闪含语系闪 族语Lehabim的希 腊文形式。③源出希腊文Liba或lips,意为西南风,指利比亚位于希 腊的 西南方,与其隔海相望。古代利比亚的居民基本上是柏伯尔人, 公元前7世纪曾建立努米底 亚王国。公元前1世纪,沦为罗马帝国的 领地。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柏伯尔人。16世纪中叶 ,利比亚被奥斯 曼帝国占领。1912年沦为意大利殖民地。二战期间,英、法分治利比 亚。19 51年12月24日独立,成立 利比亚联合王国;1963年4月15日 改名利比亚王国;1969年9月1日 成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7年3 月2日改国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利比亚经济

2005-10-16 12:47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编译 内容分类:其它

一. 经济概况:

自1969年9月1日革命以来,利比亚政府为了摆脱殖民主义对其经济的控制,推行了国有化政策。从1970年起,先后将外国石油销售网、外国银行、保险公司等收归国有,将意大利人占有的肥沃的田庄全部收回。自1971年12月宣布没收美国石油公司起,先后将外国公司的全部或50%的股份收归国有。但由于实行单一国营经济,主要生活用品由国家补贴,所以市场萧条,商业生活几乎停滞。1987年后,利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允许私人企业的存在,利经济发展较快,但结构不平衡,粮食不能自给,日用品主要靠进口。利比亚是北非的重要产油国,欧佩克成员国,石油收入是利经济的主要支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占出口收入的95%。石油收入使利比亚成为非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国家之一。为使国家经济多样化, 利比亚着力发展农业,工业和技术经济等非石油部门。 1992年以来,利因洛克比问题受到国际制裁,其石油生产也随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利经济现在面临一些困难,除有国家补贴的主要生活用品外,其它商品价格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但经济尚能正常运转。1997年,利提出新经济政策,进一步放宽了对私有经济的限制。2003年联合国取消对利比亚的制裁后,为了发展经济,改善经济结构,摆脱经济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利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增加财政支出, 积极吸引外资,在扩大开发建设石油天然气项目的同时, 也在大力发展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其他门类的工业,利比亚进入了对外开放和全面经济改革的新阶段。

利比亚与外国资本建立了一些合资企业,如在公共基础部门。在许多领域建立了一些国家合作项目,并且有越来越多的私人资本参加到这些合作中来。

利比亚与大多数欧洲和非洲国家签订有经济贸易合作协议, 并参加了所有的地区性阿拉伯协议。利比亚在双边协议下的对外投资涉及在多种工业部门建立的合资企业,包括养牛,农业生产,非洲地区的矿物开采,在马耳他的项目建设,在突尼斯的渔业捕捞, 在欧洲和拉美地区的工业产品生产。

二 . 利比亚主要经济状况介绍:

1. 自然资源:

① 石油、天然气:利比亚油气储量十分丰富,石油总储量估计有1000亿桶,其中已探明储量404亿桶;天然气储量已探明的就达到1.31万亿立方米,是世界主要产油国和石油输出国之一。

② 矿产资源:铁(蕴藏量约20-30亿吨)、钾盐、锰、磷酸盐、铜、锡、硫磺、铝土矿、盐等。

③ 水资源:利比亚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其南部沙漠地下水资源已探明总储量达250亿立方米。

④ 海洋资源:利比亚拥有丰富的海产资源。经初步探查,海洋资源主要有:各类白鱼、金枪鱼、沙丁鱼、海绵、珊瑚、海藻等。

⑤ 旅游资源:利比亚拥有许多历史、社会、人文遗产古迹、沿海沙滩、历史古城、绿洲、沙漠景观,阳光、湖泊和泉水。

2. 工业。自70年代以来利比亚政府重视发展本国工业,投入了上百亿美元资金大力发展加工及制造工业。其目的是实现替代进口,减少消费品进口,增加重化工业品出口,实现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改变单一依赖石油产品的出口状况。据统计,自1970年至1997年9月,利已建成工业项目723个,此外,还有83个工业项目正在实施。利比亚除国营工业企业外,目前在工业方面的伙伴企业共有10,250家,涉及到食品、纺织、家具、纸张、化学、金属、建材、海洋捕捞工业等方面。

利比亚工业(不含石油及相关工业)主要包括食品、纺织、服装、皮革、建材、五金、木材、饲料、纸制品、钢材、轮胎以及汽车、拖拉机、冰柜、冰箱、电视机组装等。

--石油及相关工业。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也是欧佩克成员国。利比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1990年底已证实的石油储量达450至500亿桶,天然气储量达12,180亿立方米。利石油具有油质好、油层浅和易开发的特点。

利比亚石油生产始于1959年,此后石油产量迅猛增长。1970年达到最高峰,日产原油达到332万桶,年产量达1.73亿吨。1980年日产原油降至183万桶;到1983年欧佩克采取限价保护政策,利比亚生产配额为110万桶;1986年配额又调减至94.8万桶;1990年8月海湾危机爆发后石油价格上升,利比亚石油日产量增至150万桶。1992年以来,由于联合国对利制裁,石油设备老化而无法更新,石油生产受到一定影响。1993年日产量是138万桶;1994年日产量是141万桶;1995年日产量是142万桶;1996年日产量是144万桶;1997年日产量是139万桶。

欧洲是利比亚石油的主要市场。意大利从利进口大量石油,约占意进口原油的30%。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三国是利比亚石油的最大买主,三国从利进口的石油占利出口石油的四分之三。

利政府还积极开发和利用天然气。近年来,利天然气产量约150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国内消费,有小部分供出口。

自70年代后期以来,利政府积极发展石油化工业。现利已拥有非洲最大的拉斯乌努夫石化工业联合企业,生产乙烯、丙烯和聚乙烯等化工产品。此外,利比亚还有7个生产甲醇、氨气、尿素和液化气的工厂及1个液体化学制品厂。利年产尿素60万吨。上述各工厂基本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产品除少数尿素用于国内消费外,其余均以出口为主。

--钢铁工业。米苏拉塔钢铁联合企业是利唯一的钢厂,位于首

都的黎波里以东约240公里的米苏拉塔市,引进德国、奥地利、日本、瑞典等国成套设备,是利比亚最大的工业企业。该企业第一期工程耗资60亿美元,于1990年投产,设计能力年产钢132.4万吨。1992年产钢93万吨;1993年产钢95.3万吨。第二期工程于1994年开始兴建,设计能力为年产钢45万吨。“米钢”生产的线材和棒材(包括盘条、螺纹钢等)90%供内销,其它品种如轻、中型钢材及冷、热轧钢卷板和平板等板材则绝大部分供出口,主要销往阿拉伯国家和西欧的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

3.农业

利比亚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4%。全国土地面积的94%以上为半沙漠和沙漠,可耕地仅占国土的1.5%左右,约37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蔬菜、水果等。利比亚农牧业生产不发达,粮食不能自给。据统计,每年利比亚需粮总量60万吨左右,其本国的粮食生产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利比亚1996年产粮仅为29.7万吨。而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食品。据统计,1996年利比亚进口食品及活牲畜总额达9.3亿美元,占全年进口总额的17.8%;进口食油及饮料等达1.16亿美元,占全年进口总额的2.2%。

利比亚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将其总收入的18%作为农业专款。

利比亚自1984年8月开始兴建“人工河”工程,这是利最重要、最宏伟的水利工程,计划耗资250亿美元到300亿美元。第一期工程已竣工,第二期工程也于1998年4月竣工,两期工程均由韩国东亚公司总承包。目前,第三期工程正待上马。

利比亚“人工河”实际上是一条深埋在地下7米、直径达4米的水泥输水管道网,总长度约4,040公里。主要目的是将利比亚南部沙漠深处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出来,将地下水汇集输送到沿海北部地区,用于灌溉农田,解决工业用水和利比亚沿海城市居民用水。

据利比亚官方估计,到2000年,利比亚每年约需粮食70万吨,水果83.3万吨,蔬菜90万吨,饲料120万吨。“人工河”建设可较大地改善农牧业的现状,增加可耕地和灌溉面积,有利于农牧业的发展。

4. 对外贸易:

利比亚主要出口产品是石油(产量80%以上供出口)。主要进口粮食、食品、机械、建材、运输设备、电器、化工和轻工产品以及武器装备。主要贸易对象是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突尼斯和土耳其等。2003年贸易总额206亿美元。近年进出口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1 2002 2003

出口额 120 116 143

进口额 53 74 63

差额 67 42 80

(资料来源:2004年1月经济季评)

2002年主要贸易对象占利外贸比重如下(单位:百分比):

意大利 德国 西班牙 土耳其 瑞士

出口 42.6 14.1 13.6 6.9 4.4

意大利 德国 韩国 土耳其 瑞士

进口 25.6 9.8 6.6 6.6 6.5

(资料来源:2003年世界经济数据)

利比亚投资环境综述

2004-04-10 23:22

利比亚,一个神秘而富有吸引力的国家,它拥有丰富的资源,蕴藏着蓬勃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商机,在联合国解除对利制裁后,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注目的焦点和投资热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利比亚的投资环境。

一、利比亚自然环境及资源

二、投资的外部环境

三、投资的内部环境

四、利比亚的投资政策

五、利比亚投资现状

一、利比亚自然环境及资源

利比亚位于北非中部,面积177万平方公里,人口548万。东接埃及、苏丹,西邻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南界尼日尔、乍得,北濒地中海,与意大利、南联盟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非洲北大门”之称。

利比亚全境90%以上地区为沙漠半沙漠,沿海和东北部地区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其它地区基本上为沙砾覆盖,为向北倾斜的高原和内陆盆地,沙漠中零星分布着一些绿洲,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较广。

利比亚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内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为35℃,冬季平均气温为15℃,年平均降雨量从北往南由500—600毫米递减到30毫米以下,常有来自南部沙漠地区的沙漠风为害,中部的塞卜哈地区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

在这90%为沙漠所覆盖的土地之下,蕴藏着丰富石油、天然气、铁、钾盐、锰、磷酸盐、铜、锡、硅石、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据探测,利比亚原油探明储量404亿桶,估计总储量达1000亿桶;天然气总储量达1.31万立方米;铁矿石储量20—30亿吨;石灰石储量1840万吨;高岭土储量2004万吨。

利比亚不仅有丰富的原油,而且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利比亚南部沙漠地区地下水探明储量达250亿立方米,目前正在实施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项目—利比亚人工河项目通过总长4200公里的管网每日向全国输送620万立方米的生产生活用水。

由于濒临地中海,利比亚海岸线长达2000公里,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供开发。经初步探查,利比亚的海洋资源主要有:各类白鱼、金枪鱼、沙丁鱼、珊瑚和海藻等。

此外,利比亚还拥有众多历史、人文遗产和古迹,独特的民俗风情,地中海风光、沙漠景观等旅游资源可供开发。二、投资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由于利比亚实施多元化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改善了与西方国家、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国际生存空间得到拓展,投资的外部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1、经过多年的外交努力,利比亚于2003年8月宣布承担“洛克比”空难的民事责任,同英美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向罹难者支付赔偿27亿美元的赔偿金,换取英美同意联合国解除对利的制裁,2003年9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502号决议,全面解除对利制裁。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亚出人意料地宣布全面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武器核查。利比亚在反恐、“洛案”和武器核查等问题上的合作态度以及长期保留美国在利的利益,得到了美英两国的积极回应:英国于1999年利比亚交出两名“洛案”嫌疑犯后便同利比亚恢复了外交关系,经贸关系也得到很大的发展,2003年英国宣布放松和简化利比亚人的入境和居住审批手续,2004年初又呼吁欧盟解除对利的武器禁运,英利关系步入正常化轨道,发展速度很快。美国则在2003年初与利比亚秘密接触,利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之后,两国正式开始讨论关系正常化事宜,2004年初,美国国会代表团在卡扎菲上台三十余年后首次访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2月26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解除美国公民赴利比亚旅游禁令,并允许美国公司重返利比亚进行商务活动。种种迹象表明,利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已为时不远了。

2、由于地缘的关系,利比亚与欧盟的关系长期以来就十分密切,欧盟国家是利比亚进出口主要的来源国和目的国,即使在联合国对利实施制裁期间,双方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十分密切。99年联合国中止对利的制裁后,利欧双边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西地中海“5+5”对话机制的建立,增进了双方的互信互谅,2004年初利法就“尤塔”案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后,影响利欧关系发展的最后障碍被扫除,近日,在利比亚召开的非盟首脑会议期间,欧盟主席普罗迪邀请利比亚正式加入于1995年成立的“巴塞罗纳机制”,利欧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作为非洲国家,利比亚强调其非洲属性,倡导、组织了非盟、撒—萨联合体、马格里布联盟,积极参与非洲事务,调解争端,加强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和非洲其他国家关系,致力于区域政治经济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利比亚在非洲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明显提升。至于同阿盟的关系,利比亚淡化其阿拉伯属性,在众多问题上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海湾国家的立场相左,要求对阿盟进行改革,因此与部分阿拉伯国家关系疏远甚至紧张。三、投资的内部环境

1、利比亚自卡扎菲领导的“九.一”革命成功以来,利比亚政局一直保持稳定。

2、利比亚经济发展情况

(1)、总体情况

利比亚是单一石油经济国家,严重依赖石油的生产和出口。据统计,石油行业在利比亚GDP所占的权重目前为52.7%,占其出口总额的95%,利比亚国家财政收入80%来自于石油出口。

卡扎菲上台之初,为摆脱殖民主义对利比亚经济的控制,大规模推行国有化政策,将外国石油公司、石油销售网、外国银行、保险公司、外国人占有的农庄土地收归国有。同时,为改变利比亚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利比亚利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之机,将大量石油美元投入经济发展之中,建立了众多国营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长期实行国营计划经济体制。据统计,从1970年—1998年,利比亚建立的各类国营企业723家。在1973年—1985年期间,利比亚执行三个五年发展计划,共投入700亿美元资金,1986年后,利比亚没有制定新的发展计划,但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拔款50亿美元用于经济发展之中。

1988年“洛克比”空难发生后,国际社会对利制裁,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急剧下降,使利比亚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据估计,制裁给利比亚造成300多亿美元的损失。

1997年后,为改变经济困难境地,利比亚制定并执行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发展多元经济等政策,经过几年的发展,利比亚经济面貌得以改善,国家财政状况持续好转,国家战略项目和基建项目重新启动并得到较快的发展。

据利比亚中央银行发布的统计数字:1999年—2002年期间,利比亚的GDP以1997年固定价计算,平均每年增长3%,2002年,利比亚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49.8亿利第(按97年固定价计算,为150.7亿利第),约合192.2亿美元,人均GDP4390利第,约合3377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002年达到185.9亿利第(约合143亿美元),2003年6月30日已增至250.8亿利第(约合192.9亿美元),2002年国家外债约为40亿利第(约合31亿美元),当年减债2.21亿利第。

(2)、各行业发展水平

利比亚是石油经济国家,其经济结构极不平衡,粮食不能自给,日用消费品主要依靠进口。其各行业发展情况大致如下:

工业:利比亚的工业以石油、石化工业为主,在王国期间,利比亚的石油生产为美国石油公司控制,卡扎菲上台后,实行石油国有化政策,1976年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已占有65%的石油股份。1986年后利美关系恶化,美石油公司撤出利比亚,其他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趁机进入利比亚市场,填补美国石油公司撤离留下的空白。目前利比亚拥有5个炼油厂,日产原油140万桶,大部分出口到欧洲国家。

石化工业是利比亚的新兴工业,现拥有非洲最大的石化企业—纳斯拉努夫石化工业联合企业,生产乙烯、丙烯和聚乙烯等化工产品,此外还有7个石化生产企业,生产甲醇、氨气、尿素、液化气和其他石化产品。

除石油石化工业外,利比亚工业还包括食品、纺织、服装、皮革、建材、五金、木材、饲料、造纸、钢铁、轮胎等加工制造企业和汽车、拖拉机、冰箱、电视机等组装企业。其中食品工业在利比亚非石油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产值占加工业产值的34.6%,其次为钢铁、纺织及服装。

从整体发展水平上看,利比亚工业(不含石油及石化企业)除食品、钢铁、建筑、饲料等行业少数企业尚有发展前途、略有盈利外,目前绝大多数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些企业已破产倒闭。

农牧业:利比亚农牧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4%,可耕面积约37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花生、柑桔、橄榄、烟草、椰枣和蔬菜。利比亚的农业非常落后,据利官方统计,2002年其主要农产品年产量为:小麦9万吨、大麦20万吨、各种蔬菜120万吨、各种水果66万吨。利比亚牧场面积约850万吨,养殖的牲畜主要为羊、牛、骆驼,其中羊1038万只、牛107万头、骆驼23万峰。利比亚近50%的粮食和畜产品依赖进口。

利比亚核心领导层高度重视农牧业的发展,每年都要到国营农牧场视察指导农牧业生产,利政府每年从其财政收入中拔专款用于农牧业生产。据统计,从1970年—1991年共拔款164亿美元,平均每年达17亿美元。

渔业与水产养殖: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利比亚尚未对其海洋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据了解,目前在利近海进行海产捕捞作业的均为外国捕捞公司,仅限于捕捞金枪鱼,公司数量有限。水产养殖方面也仅限于实验室研究,尚未进入到实际运作阶段。

旅游业:利比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年来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近几年,利比亚***认识到国家不能对石油收入过分依赖,提出发展多元经济的构想,旅游业是其首选的领域。2003年以来,利比亚对旅游业的开发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对外贸易:世界原油价格波动对利比亚的对外贸易影响巨大。近十年来,受原油价格的影响,其进出口贸易额大起大落,呈锯齿状态势。2000年以来,随着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利比亚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利比亚中央银行最新统计显示,2002年利比亚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57.63亿利第,约合121.25亿美元,其中出口110.77亿利第,进口55.85亿利第,同1993年相比增长了276.3%,在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三年,年均增速达90%。统计还显示,在1993年—2002年十年中,利比亚对外贸易一直保持贸易顺差。

根据利比亚中央银行的统计,利比亚出口商品主要是原油和石化产品,占95%以上,其他工农牧业产品出口总量不足5%。进口商品中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所占比重最大,其次分别为各类工业制成品、粮食及活畜、原材料等。欧洲国家和周边国家是其主要贸易伙伴,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分列利比亚商品出口前三名,意大利、德国和沙特分列进口前三名。

3、基础设施情况

利经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其基础设施在非洲地区是比较好的,投资所需的能源、电力、交通、通讯、生产用水等硬件设施比较完备。

(1)能源:作为主要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国之一,其能源生产供应不存在问题,目前利比亚拥有五个已建成投产的炼油厂,主要分布在纳斯拉努夫、扎维亚、布雷加、托普鲁克和塞里尔地区,目前日产原油140万桶,利比亚计划在今后几年之内将其原油生产能力提升250—300万桶/日。

(2)电力:利比亚电力供应充足,电网覆盖全国。利比亚拥有各类电站470余座,大型电站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地区,以热电站和天然气发电站为主。目前利比亚发电装机总容量为470.8万千瓦,2002年发电总量为17531万千瓦时;输电线路总长度达33000公里;各类变电站近8000座,输出总功率1100万千伏安。

(3)交通:利比亚的陆、海、空交通比较便捷。陆路方面,据利比亚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资料,1997年利比亚公路总里数达25535公里,其中,公路干线长度17985公里,支线长度7550公里,公路质量较好。利比亚没有铁路,目前正在筹建之中,计划修建铁路总长度3173公里。海运方面,目前拥有13个集装箱港,71个集装箱码头,货物吞吐量达1212万吨/年(2002年统计数)。空运方面,拥有15个机场,其中3个国际机场,目前开通了十余条国际航线。除此之外,利比亚正在着手发展海事及空中管制系统,进一步发展交通建设,建立与世界水平同步的陆海空队伍,以满通运输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加强利比亚与邻国和世界的联系。

(4)通讯:利比亚通讯由国家邮电通讯总公司专营,向民众提供固话业务、移动通讯业务、因特网业务和国际卫星通信业务。近年来,由于利比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民众与外界联系日益增多,电话用户增长迅速,其现有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利比亚邮电通讯总公司最近已同我中兴公司签约,新建一GSM移动通讯网,近日还开通了移动电话国际漫游业务。此外,还决定在近一两年内对固定电话网和因特网增容。这些项目建成后,利比亚的通讯状况将有很大的改观。

(5)工业用水:利比亚同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不同,它不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1982年,利比亚决定修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人工河工程,用口径巨大的水管将南部的地下水输往北部的的黎波里、班加西等主要城市,满足城市生活及生产用水。目前,已完成三期工程,将南部的水源输到了班加西、的黎波里,人工河沿线地区已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二、投资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由于利比亚实施多元化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改善了与西方国家、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国际生存空间得到拓展,投资的外部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1、经过多年的外交努力,利比亚于2003年8月宣布承担“洛克比”空难的民事责任,同英美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向罹难者支付赔偿27亿美元的赔偿金,换取英美同意联合国解除对利的制裁,2003年9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502号决议,全面解除对利制裁。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亚出人意料地宣布全面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武器核查。利比亚在反恐、“洛案”和武器核查等问题上的合作态度以及长期保留美国在利的利益,得到了美英两国的积极回应:英国于1999年利比亚交出两名“洛案”嫌疑犯后便同利比亚恢复了外交关系,经贸关系也得到很大的发展,2003年英国宣布放松和简化利比亚人的入境和居住审批手续,2004年初又呼吁欧盟解除对利的武器禁运,英利关系步入正常化轨道,发展速度很快。美国则在2003年初与利比亚秘密接触,利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之后,两国正式开始讨论关系正常化事宜,2004年初,美国国会代表团在卡扎菲上台三十余年后首次访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2月26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解除美国公民赴利比亚旅游禁令,并允许美国公司重返利比亚进行商务活动。种种迹象表明,利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已为时不远了。

2、由于地缘的关系,利比亚与欧盟的关系长期以来就十分密切,欧盟国家是利比亚进出口主要的来源国和目的国,即使在联合国对利实施制裁期间,双方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十分密切。99年联合国中止对利的制裁后,利欧双边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西地中海“5+5”对话机制的建立,增进了双方的互信互谅,2004年初利法就“尤塔”案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后,影响利欧关系发展的最后障碍被扫除,近日,在利比亚召开的非盟首脑会议期间,欧盟主席普罗迪邀请利比亚正式加入于1995年成立的“巴塞罗纳机制”,利欧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作为非洲国家,利比亚强调其非洲属性,倡导、组织了非盟、撒—萨联合体、马格里布联盟,积极参与非洲事

关于利比亚现在的局势的几个问题和尼日利亚在此问题上的利益

下列文章来源于网络,抱歉我不记得作者是谁了……注意中的部分

因此,笔者认为,西方国家打击利比亚最深层次的意图,还是为了争夺利比亚的石油资源和借机占据利比亚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

利比亚目前是非洲第二大产油国、是世界第十二大产油国。利比亚于1955年颁布国家石油法,并开始石油勘探与开发。1959年发现第一批油田,两年后开始出口原油。利比亚原油含硫量低,质量较好。据美国《油气杂志》2005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利比亚已探明石油总储量达390亿桶;而在最新的统计中,其已探明石油总储量升至430亿桶。其中,储量超过10亿桶的油田有12个,储量在5—10亿桶的油田有2 个。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07)显示,截至2006年底,利比亚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415亿桶(折合56.81亿吨),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九。

此外,根据权威预测,利比亚未探明石油储量和可勘探潜力巨大,甚至有可能超过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而其目前已开采的石油区块仅占石油总区块的25%。如此巨大的石油资源,怎能不令西方强国垂涎?更何况,当前利比亚石油日产量为160万桶,其中140万桶输往欧洲——这一点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为此次由法国首先发动军事行动提供了注脚。

法国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有限,煤炭资源已趋于枯竭。而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耗国和进口国。由此分析,法国等西方诸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借势出兵也在“情理之中”。

近年来的高油价是法美等西方国家急于出兵利比亚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油价自2004年出现转轨以来,一直在高位运行。国际原油基准价的伦敦布伦特原油(Blent)价格从2004年1月初的约30美元/桶,一路上涨到2011年4月15日的123.45美元/桶。

据《中国证券报》2011年4月6日报道,国际能源署认为:高油价将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国际能源署(IEA)总干事田中伸男4日表示,“原油价格维持在目前水平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令人担忧”。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已经引发投资者对正遭遇通货膨胀压力而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产生巨大担忧。西方国家认为,尽快控制利比亚局势将有利于稳定油价,从而,有利于西方甚至世界经济的复苏。

谋求利比亚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西方国家出兵的另一个重要意图。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北临地中海,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相邻,面积约175万平方公里。利比亚为非洲最发达、最富饶的国家之一。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但它的北部却位于地中海航路中间,是美国、西欧、中东、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海运线的必经之路,是中东石油运到西欧、美国的黄金要道。而且,利比亚东部连接苏伊士运河,扼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因此,利比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曾是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抢占利比亚这个重要的战略石油通道,符合法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实际利益。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可以大胆地做出预测:欧美各国下一步所关注的对象,仍然会是资源丰富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产油国——特别是诸如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石油丰富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较为薄弱的国家。以西非的尼日利亚为例,它被称作最不安全的国家之一,却有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作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在世界石油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就目前形势来看,拥有丰富石油资源但国力相对薄弱,且社会动荡不安的尼日利亚,极易成为西方各国下一个进攻的对象。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既富有石油资源又位于马六甲石油运输通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而且,该两国在政治方面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位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之间的新加坡,已经允许美国航空母舰停靠,美国海军也越来越把新加坡当作维修基地。美国落卒新加坡表明,西方国家对印尼和马来西亚觊觎已久,只是目前尚未找到出兵的机会与时机罢了!

如何理解美国原油库存变化与油价的关系?

如果感觉好,就给分吧!我写的很认真的。

美国库存大小对WTI原油的定价有直接影响,美国的库存过大说明美国炼厂的开工率相对不足,或者美国市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较差,过高的原油库存会利空(打压)国际原油价格。相反则利好油价走高。

在我看来,美原油库存对原油的影响力量相对较小,一般是在周四(中国时间)发表美国库存报告的时候才能对WTI原油价格涨跌形成利好、利空影响。世界经济(就业率、汇率、CPI等等)、原油供求(OPEC、俄罗斯、中国需求等等)、地缘政治军事(空袭利比亚、击毙等等)、政治(美国大选等)、其他(日本地震、节能减排等)

我想,你问这个问题肯定是为了分析原油价格走势,刚好我有一片文章可以给你共享,现在是2011年5月。题目《盛久必衰-国际大亨唱空下半年的国际油价》

导读:据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法国CA)说,由于需求下降,国际原油很难在每桶110美元上方长期保持。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尽管供应中断可能在短期内推高油价,但是它难以忽视目前的高油价对需求和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市场很可能在今年年底看到“油价的大幅回落”。

国际社会已经对高价原油形成种种质疑,对于下半年的原油走势也是众说纷纭,但是,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大亨唱空未来油价。带着种种疑问,中宇能源分析师申涛从多角度为您详细解析。

解析一:炼油成本居高不下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周四发表月度石油市场报告称,今年前四个月,由于炼油厂进入常规检修季,加之炼油利润微薄,导致原油加工量走低,预计在夏季驾车高峰期来临之前,全球原油加工量将在5、6月份大幅上升。申涛认为,在持续放大的需求面前,过高的生产成本将加大世界各大炼厂的成本压力,高价油局面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放大,因此,要放大炼油利润就必须压制油价的过快增长。

解析二:美中欧的各方利益

据悉,一直在寻求在高汽油价格问题上转移公众不满的曾在4月26日呼吁全球石油生产国提高原油产量来抑制油价的持续上涨,高汽油价格已损害到总统在美国选民中的声誉,因此,从根源上压制原油过快走高或将成为下半年工作的目标之一。

国际原油持续拉高也给中国成品油定价制度带来巨大压力,据笔者统计,2011年2月20日凌晨,发改委被迫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350元/吨,此后又年4月7日凌晨上调国内汽油零售价格500元/吨,上调柴油400元/吨,据统计,截至目前为之,我国年度成品油最高零售批发价已经累计推涨汽油850元/吨,柴油推涨750元/吨,高油价加剧国内通膨压力,加重生产企业负担,加剧国内通膨压力,高价位原油成为加剧国内通膨的罪魁祸首之一。

欧盟委员会5月公布春季经济预测报告,上调今明两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至1.6%及接近2%,但同时预测区内今年通胀率将达到2.5%,经济转好加上通胀升温,增加欧洲央行加息压力。因此,控制通膨也不允许高价原油的持续出现,于此同时,受欧洲债务危机利空影响,原油价格大幅走高也不符合欧元区的利益。

解析三:OPEC增产消息长线利空

OPEC代表称,该组织正考虑在6月会议上提高石油产量限额,以重建信誉度,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正考虑在6月会议上提高正式产量限额,以让油市相信,其希望推低原油价格并扭转燃料通胀对经济成长带来的影响。尽管2月末以来利比亚石油供给缺失,但OPEC认为全球市场原油供应不存在短缺情况,全球库存数据良好在很大程度上支持这一观点。但OPEC代表称,部分成员表示,OPEC需发出准备采取行动以使油价回落至每桶100美元以下的明确信号。海湾地区代表表示,沙特已向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作出承诺,将保持石油市场供应充足,并通过把产量提至高于配额水平实现承诺。不过这似乎对价格没有影响,他认为OPEC可能把提高产量看作能帮助打压价格的心理因素。

解析四:美指走势趋于强势

2010年11月美国执行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在此后不久的2010年12月,美提出不排除执行第三轮货币政策可能,并且支出如果执行第三轮宽松货币政策,时间将被定在2011年6月前后。如果美国如期落实第三轮货币政策,国际原油期货大幅拉涨的可能是存在的,但是申涛认为,美国目前尚无消息决定落实第三轮宽松货币政策,相反,美国有可能选择在2011年12月前后收紧银根,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解除弱势美元的尴尬局面。

原油走势或将受抑:

伴随预期OPEC的增产利空消息以及欧洲、美国陆续收紧银根等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原油需求也会受到变相打压,受多重负面影响,高价原油或将在2011年下半年逐渐失去生存的沃土,最终,国际油价将在2011年下半年出现盛久必衰局面,从而验证国际大亨唱空下半年的国际油价的看法。